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大方面探原委:曾国藩为什么选择李鸿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7: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12日下午,我在安徽合肥图书馆主讲了“合肥文化大讲堂第52期”。题目为《曾国藩为什么选择李鸿章——兼论湘淮军关系》。在李鸿章的故里讲这个题目,颇有班门弄之嫌。

李鸿章并没有协助曾国藩参与湘军早期的操练、作战,他直到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才进曾国藩在建昌的湘军大营谒见老师,并留下来当幕僚,其入曾氏之幕的资历远不如其大哥李瀚章。李瀚章在咸丰三年时就在长沙协助老师曾国藩募勇练兵。李鸿章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成为“门生长”,可从三方面探求原委:

1、人生机缘。2、个人能力。3、历史机遇。

曾国藩喜欢安徽人

在人生机缘这个方面,我以为有曾国藩对安徽人的亲近感因素,也有李鸿章一家与曾国藩交往的因素。

人是很复杂的,故乡之外,对某一个地方的好感和偏见,除了受并没有统计数据支持的社会流行观点(如某地人讲义气,某地人鸡贼,等等)影响,对某一地区的人是否有亲近感,和个人青年时期的经历大有关系。

曾国藩一生文宗姬传,书尊完白。姬传先生乃清代大古文家姚鼐,安徽桐城人,他开创了流行两百年的文派“桐城派”。完白先生即邓石如,安徽怀宁人,清代大篆刻家、大书法家。

曾国藩是“桐城派”的传人,“桐城派”的支流“湘乡派”的代表人物即是曾文正公。他一生推崇姚鼐的文章,姚鼐主编的《古文辞类纂》一直是他的案头书。他对姚鼐的崇拜达到什么程度呢?如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他记载“梦见姚姬传先生颀长清癯,而生趣盎然。当时曾国藩已攻占了金陵城,封为一等侯,任大学士、两江总督。而在心目中,姚鼐是他永远的文化偶像,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

对邓石如的书法,曾国藩非常推崇。咸丰十一年湘军攻占安庆城后,曾国藩将两江总督衙门设在此处。驻节安庆,有地利之便,他到处收罗邓石如先生的书法拓片,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欣赏、学习。邓石如的儿子邓传密、孙子邓解都成为曾国藩大营的幕僚,参与机务。邓解英年早逝,曾国藩深感痛心。

邓传密将邓解的遗孤邓绳侯托付给曾国藩,曾和湘军其他大佬以及后继的淮军领导人李鸿章对邓石如这唯一的男性直系后人照顾有加,从而保住了怀宁邓氏文脉。邓绳侯后来做过芜湖安徽公学监督;宣统时,任安徽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武昌起义后,出任省维持统一机关处议长,并奔走南京、上海,完成全省统一局面。后任教育司司长。他的孙子中,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邓稼先。

曾国藩早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在京师最尊重、过往最密切的朋友吴廷栋(字彦甫,号竹如)是安徽霍山人。吴廷栋1793年出生,大曾国藩18岁,拔贡出身。在刑部做小官时,和刚入仕途的曾国藩一见如故,成为终身好友。他对曾国藩而言,一直是老大哥、畏友、诤友的角色。

曾国藩与吴廷栋的结交,缘由是吴精通医术。道光二十年(1840)五月,曾国藩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是年七月,曾国藩患重病,非常凶险。经其湖南同乡好友欧阳兆熊和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吴是曾国藩的救命恩人,没有他的救治,曾哪有后来的功业。

在曾国藩官京师时的日记中,多数有向吴竹如请教的记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曾国藩在给四位胞弟的家书中说: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

在同年十月的家信中,曾国藩又向几位弟弟说起吴廷栋:

吾友吴竹如格物工夫颇深,一事一物,皆求其理。

吴廷栋后官至山东布政使、刑部右侍郎。同治五年(1866),吴廷栋以衰病乞请退休,朝廷许可。他并没有回到老家霍山养老,而是寓居金陵度过余生。这大概和他的好友曾国藩在金陵城做两江总督有关。

吴廷栋晚年寓居金陵的岁月里,只要曾国藩没有出城,他俩几乎每天都见面,相互串门、聊天,宛若一家人。曾国藩的家人患病,首先想到的是请吴廷栋前来号脉诊治,或推荐当地的名医。

曾国藩殁于同治十一年(1872),次年即同治十二年,八十一岁高寿的吴廷栋也辞世了。两人从青壮年订交,相伴到白头,并先后而逝。这样能善始善终的友谊是不多见的。

年家子的优势

李鸿章能够得到曾国藩的提携,第一个原因是他投胎投得好,生在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李文安不仅仅是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更关键的是和曾国藩会试同年。

李文安(1801-1855),字式和,号玉川,又号玉泉,别号愚荃。如果说曾国藩少年时并不显露聪颖,李文安更是如此。他到8岁才读书,到了13岁,别读完“四书”和“毛诗”。——一些聪明的读书种子这个年龄已经进学成为秀才了。

道光十八年(1838),三十八岁的李文安会试登第,殿试名列三甲,和曾国藩同榜。他年龄整整大曾国藩十岁,算是不折不扣的大器晚成了。殿试后,他的运气不如曾国藩,被分发到刑部做一名主事,曾国藩则小概率地以“三甲”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进入朝廷重点中青年官员培训中心。果然,仕途比年兄李文安顺得多,在三十八岁那年晋升为二品侍郎。

李文安进入刑部后,不得不按部就班地办案子、熬资历,远不如翰林院的官员风光与轻松。李文安先后督理提牢厅兼行秋审处。做过四川司主事、云南司员外郎,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他到死也就是一个知府级别的官员,大约相当现在的司局长。

刑部是清代朝廷六部中专业性最强的衙门。李文安为官清廉正直,方刚厚重。提牢厅是管理刑部直属监狱的(也关押未判决的嫌疑犯),那时候的监狱没什么“人权”可言,人犯在里面的生存条件非常差,看过方苞的《狱中杂记》可知,非正常死亡者很多。秋审处是刑部专门进行死刑复核的办事机构,如果能在各省上报的死刑犯案卷中发现冤情或认为量刑过重者,可以改判,刀下留人。据合肥《李氏族谱》记载:

文安居官忠厚正直,以孝友为政,明治狱,尽心职事,政声卓著。在管理提牢厅时,束吏安囚,严禁狱卒虐囚,时例各囚每饭一勺,文安散饭务必满勺,生熟亲尝之。捐米煮粥,以济晚间后到之囚。狱中易发疾病,文安制药备之。夏则赠蒲扇,秋冬各司捐散棉衣,又在各所添置棉被,以备病囚发汗养病。狱无瘐死者。总办秋审,亦多所平反,人无冤抑,世称长者。

俗话说“公门之中好修行”,尤其是在操纵人犯生死的刑部,更是如此。李文安善待犯人,复核死刑审慎。后来他的六个儿子个个是人中龙凤,官场便说是李文安为官时积的阴德所致。

李鸿章生于1823年,比曾国藩小12岁,整整一轮。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他被选为庐州府的优贡生(即各府州县的优秀生员选出来贡献于京师的国子监)。入了国子监的生员,可以到北京参加顺天府的乡试,因此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来京参加第二年的乡试,避开在家乡去金陵参加竞争最为惨烈的江南乡试。——这个路径是否有其父亲的安排,存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自信满满的他,以为蟾宫折桂,指日可待。第二年乡试他很顺利得中举,接下来一年即道光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李鸿章落第。不过,这算不得什么挫折,乡试会试连捷的士子很少。

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应该是在他第一次会试落第以后。李文安请自己的同年曾国藩给李鸿章做辅导老师。——翰林出身的官员比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的六部官员更懂得科考的套路,和为文的窍门。据《曾国藩年谱》记载:(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合肥李公鸿章,本年家子也,中甲辰科举人,是年入都会试,受业公门。公大器重之。

由于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二月至咸丰元年七月之间的日记业已散佚,无从知道当时曾对李的评价。但可以知道,曾国藩不愧是文章高手,又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对李鸿章的辅导效果很好。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会试及第,殿试列二甲第十三名,科考成绩超过父亲李文安和老师曾国藩,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同时,继续跟随曾国藩学习。道光三十年(1850年)翰林院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跟着曾国藩学习的,大约不仅仅是李鸿章,还应该有他的大哥李瀚章。比起李鸿章,早期李瀚章受曾国藩的恩惠更重。

李瀚章才气不如弟弟鸿章,气质禀赋、办事风格更接近父亲李文安。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以拔贡(贡生的一种)参加朝考——大约相当于公务员扩招考试,贡生通过朝考为官者,和进士、举人一样,算正途出身。这次朝考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曾国藩,李瀚章朝考通过,并分发湖南做官。按照科举的规矩,曾国藩是李瀚章的座师。

咸丰元年(1851),李鸿章署永定县(今张家界市区)知县。咸丰二年(1852),调任署益阳县知县,照当时规章要进省城汇报,正好碰上太平军进犯长沙,湖南巡抚骆秉章命其驻守南门天心阁,李瀚章力战保全天心阁。长沙解围,奖六品衔。咸丰三年(1853),再署长沙县首县之一的善化县知县。

李瀚章参加了咸丰二年的“长沙保卫战”并立下战功,这个资历非常重要。在他署善化县知县时,他的老师曾国藩恰好因丁忧回籍,奉圣旨任团练大臣,到长沙操练团勇,湘军由此而起。作为门生,李瀚章成为曾国藩练兵最重要的助手。——这就是缘分。

曾国藩带湘军出省作战后,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四年(1853),李鸿章因功任补湖南直隶州知州。咸丰五年(1854),总理湘军后路粮草——相当于任湘军后方基地的后勤部长。湘军攻克义宁州,保知府,赏戴花翎。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回籍,李瀚章因父亲李文安去世也回合肥守制。次年,曾国藩奉旨复出督师,仍召李瀚章回南昌总核粮台报销。

当时,安徽是清军和太平军交战的主战场,州县残破,皖省两大名城安庆、庐州相继失陷。李瀚章带着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逃出战火连绵的家乡。

在李瀚章辅佐曾国藩这几年,李鸿章很不顺。咸丰三年,李鸿章怂恿安徽旌德籍的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写奏章,表示要为国分忧。吕大人太相信这位同乡才俊的文才了,稿子不看就递上去了,咸丰帝看完对吕的忠忱大为感动,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大惊失色,知道被李鸿章代写的奏折坑了,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

安徽办团练,远不如湖南有章法,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没有严明的纪律和统一的规划。这样的乌合之众哪能和气势方盛的太平军作战。咸丰三年十月,太平军克舒城,吕贤基投水自杀。失去大哥的李鸿章投靠在安徽巡抚福济的麾下效力。

在老家安徽办团练时,李鸿章还是年轻气盛,“专以浪战为能”,即虽然勇敢,但作战轻率,被人讥笑为“翰林变绿林”。虽然他叙功赏加按察使衔,但在老家官场,受人嫉妒,人际关系搞得很不好,处处受排挤。

咸丰七年(1857年),他和大哥李瀚章一起回家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咸丰八年,太平军再陷庐州,李鸿章携带家眷出逃,辗转至南昌,投靠大哥李翰章。在大哥的建议下,他决心投靠当年的受业师曾国藩。举目四望,此时天下可以依靠的大树也只有曾国藩了。

咸丰八年(1858年)十二月,李鸿章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可以说,李鸿章是走投无路时才跟着老师混的,而他的大哥李瀚章,在老师刚刚练兵,前途未卜时就为老师筹办粮草。但李鸿章后来居上,很快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超过了大哥李瀚章。

李鸿章是全能冠军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句话用在李鸿章身上很适合。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历史机遇面前,有人抓住了,有人却失去了。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而大有作为的人,一要有相应的才能,还要有相当的见识。

咸丰八年十二月才入曾国藩幕府的李鸿章,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曾国藩的政治接班人,除了前文所言的因素外,主要还是李鸿章才与识超越同侪。

如果比入幕先后和亲近程度,李鸿章不如自己的大哥李瀚章,以及郭崑焘、郭嵩焘兄弟,李元度、陈世杰等人,郭嵩焘在曾国藩中进士前即结交,李元度、陈世杰与曾国藩还有同乡之谊。江西人吴坤修早就独领一军“彪军”作战了。

李鸿章刚进曾国藩幕府时,也确实有一段适应期,众位大哥把这位“见习生”李二并不放在眼里。在安徽办团练时,李鸿章性格疏阔,不拘小节,其中一件事就是起居无时,睡懒觉,不吃早饭。为此,曾国藩专门整治他一番,让他在即将天明时必须起来,和众幕友一起陪着曾老师吃早饭,从而养成严格的军营生活习惯。这让后来的李鸿章受用无穷。

但过了不久,曾国藩和众幕僚对李鸿章刮目相看,此人的综合素质超过幕府同僚,可从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出身。这个出身不是指家庭,而是指科场功名。李鸿章是殿试二甲进士,选进翰林院。这在当时的士子里面,最为清贵。在重视科第出身的清代,曾国藩幕僚中只有郭嵩焘等几个人可比,其他举人、秀才出身的对其必须甘拜下风。

二、文才。李鸿章早年跟随曾国藩学作文,深得其老辣笔法。幕府中,起草公牍特别是奏章是非常的重要的工作,至今一样,机关里的公文高手总是被人高看一眼。李鸿章起草公文又快又好,很能打动阅读者。李鸿章替曾国藩拟稿参劾翁同龢之兄、安徽巡抚翁同书,其中“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一句,字字千钧,堵住了慈禧太后想对翁氏子弟网开一面的嘴。

三、带兵经验、办事能力和决断的气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比起办后勤的李瀚章、郭崑焘和文才出众的郭嵩焘、李榕、李鸿裔等人,李鸿章最大的经验是带过兵。虽然他在安徽办团练和捻军、太平军作战时败多胜少,但打败仗也能积累宝贵的经验。李鸿章办事能力很强,手腕比他的老师曾国藩还高明,格局阔大,能当机立断。同为曾国藩幕僚的何栻曾写诗称颂李鸿章“一洗书生酸儒气”,是精到的评论。老家士绅笑话他“翰林变绿林”,在战乱时期,可视为一种能力的肯定。大敌当前,书生气百害无一益,必须作风泼辣,有杀伐决断之气魄。

四、现实条件也使曾国藩不得不选择李鸿章。咸丰十一年,钱鼎铭来到刚刚规复的安庆城,代表上海士绅向两江总督曾国藩乞师。上海是当时苏南唯一还由清廷掌握的重镇,洋人聚集,洋行林立,是最重要的财赋之地。作为两江的最高军政长官,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财经层面,曾国藩必须保住上海。可当时他无兵可派。三河之战,李续宾及近六千湘军精锐战死了。李续宾的弟弟李续宜重病,已因丁忧回湘休养,不久后去世。鲍超等人显然不是独当一面的帅才。曾国藩也劝说过九弟曾国荃领军去支援上海,而倔强的曾老九把攻占南京立下首功看得更重要。而能力超群的左宗棠,已带兵去另一个战略重点地区浙江。

曾国藩不得不提出“以两江之才平两江之难”,那么两江的人才中,没有比李鸿章更合适了。上海在太平军的围攻下岌岌可危,沪上士绅望大兵若甘霖,不可能拖延太久再练一支新军。而皖省在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中,有团练基础,已经涌现了张树声、潘鼎新、刘铭传、吴长庆、周盛传等将领和一批经过实战的兵士。李鸿章要做的工作,就是凭李家和他本人的威望,把这些活跃在江淮之间的家乡团练整合起来,就能迅速成军,挥师东下。

李鸿章的眼光比曾国荃长远,他看到了自领一军去上海的远大前景,自告奋勇争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尽管在太平军围攻曾国藩的祁门大营时,李鸿章为保命离开了老师,且拒绝拟稿参劾哥们李元度,与老师结下芥蒂,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评价亦是“不能共患难”。但曾国藩毕竟是宰相肚量,大将胸怀,要做大事他原谅了门生这些惹他不高兴的小事,最终拍板让李鸿章自领一军去援沪,并分拨亲兵营和战斗力强悍的程开启营等几个营作为“嫁妆”随李鸿章东下。自此,李鸿章一飞冲天,同治元年四月,署江苏巡抚,不久后实授。淮军也因此而兴。

历史证明曾国藩选择李鸿章,是他一生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李鸿章及其淮军兴起,影响清朝政局三十年,曾国藩才避免了人亡政息的结局。李鸿章挽悼曾国藩所言“师事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乃是写实之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作者合法权益,请您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并删除,谢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