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剑指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欺世盗名、披着“洋”皮卖假货的不法行为,在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醒悟过来的消费上帝们纷纷倒戈杀回,各舆论诸侯无不聚焦热议。迫于各方压力,7月13日,中国达芬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掌柜潘庄秀华却拒绝正面回答与央视曝光内容的相关问题,而是大放悲声,泪洒当场,如当年不忘阶级苦的忆苦思甜会一般痛诉家史,历数艰难,既无自责的愧疚,更无担责的诚意。如此以泪谢天下的表演并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倒是使人想到鳄鱼挥泪吞食猎物的恐怖和可恶。
达·芬奇,一个世界级的名字,一个出自意大利的人类天才和历史巨人,600年后竟成了一家中国家具公司华丽得吓人的包装。由于名人效应和“洋”字的光环,经售家具成了一本万利的摇钱树和聚宝盆;由于有惊人暴利,可以低成本快速成就泼天富贵,达芬奇家居公司子子孙孙几何式高速繁殖,有人报道东莞就是“遍地都是”;由于高贵和洋派、名气和豪气,那些“先富起来”的同胞不惜一掷千金“只买贵的”;价钱越高越是“对”的。这一次有了全国大动员的机会,平民和贫民百姓才初识“蒙娜丽莎”微笑的背后故事:四川成都市府网公布,达芬奇在成都的生意是红得令其他所有生意人眼红:进货2756万元,卖了5600万元,仅两年多时光,狂赚了近3000万元!而全国各地市场一片红的大买卖,竞然60%以上是伪进口的“假洋鬼子”,假名假地犹可,连制造的材料都不无假冒伪劣。奇怪的是,这般高知名度的经营行为,居然多年来一路绿灯,阳光普照下风景独好,无人监管,连城管都从不过问,联系到通胀为什么“胀”,穷人为什么穷,这里似乎有点解释。只是看不懂潘经理为什么哭,是痛恨有人“出卖”自己,还是担心“辉煌”不再?有人将她列入年度世界经典哭相之一,或是与哭秦庭的申包胥、哭长城的孟姜女、哭落英的林妹妹、哭江山的刘皇叔,相比,似乎又太抬举了。
达芬奇门一事,本身是奸商与富人之间侵权与维权、欺诈与反欺诈的闹剧,与草根一族相去甚远。一个靠血汗谋生、靠工薪吃饭的穷人,用30万元去买价值3万元的沙发,除非那沙发能救全家的性命,也只好去卖眼球和肾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