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不成想遇到抗美援朝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和平统一。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和葡萄牙还在澳门发生过一起军事冲突,最终以葡萄牙道歉赔款结束,这就是关闸事件。具体是为何呢? 上世纪50年代初,澳门有葡萄牙驻军1500余人,在澳门关闸中葡双方都有士兵把守。1952年7月25日,葡方一名黑人士兵将岗位处横置在哨位间的“木马”向中方方向推移。中方士兵恪守“既不主动惹事,也不示弱,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手势令葡兵将“木马”移回原处,但葡兵不但置之不理,反而气势汹汹地将“木马”再推向中方警戒线内。 中方士兵立即严厉制止,结果葡方士兵用枪刺伤中方士兵,还托出机关枪。很快双方发生枪战。当日晚,葡方向中方炮击,毁坏十几间民房。中方调来迫击炮还击。面对葡方的挑衅,中方高层决定封锁关闸,并派遣一个师的兵力包围澳门。澳门居民民心大乱,纷纷指责葡澳政府。葡方看到事态严重扩大,没想到中方态度如此强硬,只能选择谈判。经过多次调解斡旋,最终葡方进行书面道歉并对在事件中造成的中方财产损失赔偿(共计44393.3元人民币)。 关闸事件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初、正集中精力应对抗美援朝的时刻发生的,中方有理有利有节地应对了此次冲突,没有将事态扩大,粉碎了葡方无端挑衅,展现了新中国灵活多样的外交手腕。事件完全由葡方主动挑衅造成,理应负全责。葡方对中方的赔偿也是成为近代以来,中外外交史上的罕见一幕。 此次事件造成双方多人伤亡,1957年3月珠海县立碑纪念此次事件牺牲的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