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盗官员到底是不是贪官?行窃女子是否“借官掩盗”?该不该因“戴罪举报”获减刑?富有戏剧性的“合肥偷官女贼”事件,连日来引发全国关注,目前,两名女偷官贼已被抓获,但围绕他们的热议却并未消退。(人民网 8月6日)
对于两名偷官女贼,网友认为两名女子“盗亦有道”,颇有点感慨其“侠义”精神。但对于被偷官员,公众显然就不客气得多,急切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些未全部揭开面纱的片段总让公众浮想联翩,好奇心一下被勾了起来,不禁会问小偷的举报真相是怎样,小偷为何会对官员“动了心”。
对于举报真相,笔者还不敢妄下断言,有关部门必然也能早日查处真相,而小偷盯上大官,必然有窥探心理,想知道干部是否廉洁从政,是否两袖清风。当然,敢于偷大官就是看准了其不敢报案的心虚。在官员家中或办公室扫荡一番,收获颇丰,礼品、购物卡、香烟、名酒赫然在列,这些无处不透露着腐败气息的高档礼品,必然不会出现在一个为民清廉的好干部家里,更何况两名小偷还有照片、视频资料,这些铁证一见光官员“必死无疑”,官员们还巴不得藏着、掖着,自然不敢报案。当然,对贪官下手多少能给偷盗行为抹点侠气,也算是“为民除害”。她们也有自己的考量,被抓后举报便能戴罪立功,减轻行政处罚,无疑也是利人利己。
当然,小偷盯上大官,并不是希望为反腐做贡献,而是为了“偷得更多更安全”,若不东窗事发,估计也不会义愤填膺地举报官员。但反过来想,为什么偷官便能“安全可靠”了,归根到底,还是官员的腐败问题。官员有了不义之财,正好让小偷看出了“商机”。
小偷对大官动了心,虽然目前还未普遍,但若不将这种趋势扼杀,那就真成了灭了干部威风,助长了小偷气焰。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权力阳光行使,加强干部监管,让腐败远离干部,那小偷自然也不愿光顾。同时,也要进一步健全犯罪戴罪立功制度,打消小偷借正义之名行非法之事的侥幸,才能彻底消除怪象,避免偷官成为腐败的衍生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