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莲云庵记(散文1520z) 李 石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0 10:5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莲云庵记(散文1520z)          
                                      
老家通古丘村北厢,是一长条脊背隆起长满油茶树的黄土岭,叫油茶园。在这油茶园的北面,是一列与它平行高于它种着梧桐青一色的石山,人们都叫它一堵墙。在这一园一墙相对的斜坡下,有一弄形似“月”字第一笔“撇”横宽小半里、自西向东倾斜的农田。农田的最西端,有一口约莫50亩宽广的大方池,人们始称它为“莲池”或“夏池”。后来大约因为池下一长弄农田需要它蓄水,加高了塘基,人们也就改叫它为“夏塘”。
夏塘,塘西也是石山。石山下有一股长年不断的泉流。泉水从石山脚下汩汩涌出,清澈明丽,冬暖夏凉。塘底平坦,水深平膝,莲藕满塘。每到夏天,荷叶田田,荷花盛开。站在长弄最下端向西望去,塘后的庵堂就像在荷叶荷花上幌荡,因而,此庵就被命名为“莲云庵”。
莲云庵,瓦屋两座,北正南横,上下勾连,南北相拥,前临夏塘,背靠石山。要是画家到此临摹山水,无需构思,即可获取上上之作。
庵屋正堂,宽敞明亮。靠后墙处是神龛,神龛上供奉着观音老母和她几个最贴身信徒塑像。塑像下是经堂。下厢两侧是偏房,或作书房,或作卧室,或作厨房。横屋亦住庵人,肃穆清静。
平时,只要将正堂大门打开,夏塘连同塘下的一长串农田,就会尽收眼底。当那东南风携着荷花稻花抑或油茶花清香,从水面徐徐吹来,那读经悟道的善男信女,无不如临仙境,不全六根清净,也得宠辱皆忘。
庵后的半大石山,形如木鱼。山上青石突起,古树参天。一年四季,都绿荫婆娑,百鸟相鸣。到得万物春心萌动时节,那松鼠,那野兔,那山珍,随时都可唾手而得。真个是白日鸟飞蝉唱,晚上风吹水响,再加暮鼓晨钟,其古朴幽静,不敢百里称一,至少也不会名落孙山。
不过,据一代又一代老人传说,这莲云庵最要紧最神圣处,还是屋后立着的那块大青石和它身后的那棵大石珠木古树!
大青石,方一丈余,高三四丈,面向庵堂,稳固而伟岸,正面光洁,其它处都藤蔓密布,苔藓丛生。
大青石后的偌大石珠木古树,胸径四五尺,高六七丈,少说也有七八百年,枝叶虽不繁茂,其神圣与传说,却是多人心知肚明。千百年来,凡来此庵烧香化纸者,无不对它顶礼膜拜。因为传说它们是当年唐太宗后裔李先鹤公飞升的地方。
据碑文和该村族谱记载,此庵系通古丘村先祖李德公当年刻意修建。
通古丘村李氏始祖原籍陇西,几经转徙,最先迁住在该村对面两公里处的高石山西麓。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很快就发展成为上百人的大村落。某年某月某日上午,有一朝廷命官骑高头大马带领少许兵勇从村前经过,不主动下马,还耀武扬威,村人某长很觉欺人太甚,登高一呼,全村正出门砍山的妇女一拥而上,直把那驳人马戳了个稀巴烂。官府闻讯追究下来,全村除了逃走的,全被宰杀。勉强逃脱性命的某公兄弟,一个迁至D县,一个搬到现今通古丘村。为了超度被杀众生和让后代子孙吸取教训,该公特意修建此庵,并安排第六子李先鹤公在此专一修炼佛术。先生不负重托,摩顶放踵,最后登上此石,为人间清净驾鹤而去……
本人少时,常和几位童友到此处玩耍,听老住持和定老倌等人说的一些传闻,很觉传奇;后外出求学,也常常想起它的清幽和寄托。
其后,大炼钢铁,一声令下,除那棵大石珠木,满山树木,一夜砍光。
又十几年,我又去拜见其最后主人定老倌。
定老倌生性实在,心地善良,他说:那株最大的石珠木古树,当年也曾有大不敬者向其动斧,可它材质比铁还硬,一斧下去,除斧柄折断,斧铁溅出一丈有余,树干则毫毛无损。次年清明节,一场大妖风,将其连篼摧倒。待到几个蛮汉前去强行劈剥树身,它,一个链滚,将其中之最先进入的高强大汉压成了肉饼……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今年七月,天热难耐,偕老伴从省城回老家度假,拜见家中明年就百岁高龄姑母,在谈到这莲云庵的变迁时,她又讲起它的许多传闻和往事,有的我当然不予全信,但也因此而生出许多感慨来。
如是,兹以记之。(2020-8-20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