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投诉中,就包括“机场高价餐饮”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年8月,演员刘晓庆在某机场点了一碗面条、四碟小菜及一杯饮料。面对90元的账单她大呼“惊讶”:“记得上次是78元呀,又涨了?都说我是不是把菜单拿反,数字看颠倒了……”这并不是刘晓庆第一次对机场的“高价面”表示惊讶。去年10月,她发布微博称,在某机场吃了一碗78块钱的面条。“平均每一根面条3块钱!欺负我们太饿了。不是吃面,这是吃钱啊啊啊。”(12月8日财经网)
反映国内一些机场饮食价格高的明星不止一两个,李易峰、黄晓明等数十名知名大V也曾不同时间和场合表示,他们自己也有过“机场被宰”的经历。明星群体有更高的社会效应,引起的反响更大,但机场“天价面”现象多年来并未根本解决。不仅这些有钱的明星“一肚子气”吃机场面条,一些普通收入人群在“天价面”上估计要么饿肚子上飞机,要么就是共同感受被“宰”的无奈。
然而,在笔者看来,国内诸多机场和商家确实急功近利了,他们确实想赚钱想到了“不计形象”的地步了。机场“天价面”不外乎租金和商家利润两大部分组成。连锁快餐企业“永和大王”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家普通“永和大王”门店的门面租金占整个经营成本的15%—20%,而机场门店由于其地域特殊性,租金占比高于市区,平均达到30%。高昂的租金必然“逼”出高昂的终端价格。商家运营要有加上人工成本、相对高的原料成本,以及商家本身需要的“暴利”。所以,在机场和商家利润需求甚至是“每一碗面都是暴利”的驱使之下,天价食品雷打不动,而机场方面和承租店面的商家天天“乐呵呵”地宰客数钱。
在机场运营者和承租者心里,“任你外界抨击、质疑,反正就是这么干的”,这令人无语。但机场不仅是市场,它更多地承载公共服务的功能,它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而不是售卖“天价商品”宰客的场地。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机场商品的价格定位,也是尽可能的市场化、平民化和公众化。以英国为例,据统计,英国伯明瀚机场每年要接待1100万名旅客,其中73%都会选择使用机场的餐馆或者酒吧,而快餐品牌汉堡王以及食品商店最受旅客欢迎。在日本等国家的机场,机场餐厅饭店的商品售卖价格基本上与外面别无二致。这是为何,因为这些国家机场的商品定价,更多的蕴含着公共服务和公众价格服务的职能。
机场做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其公共职能应及于全部,而不是仅及于“机票”和“航线”。在国内,一方面,航空交通运输价格逐步公众化和平民化,另一方面却是持续多年的“天价面”高的离谱,且多年未能改观。这显然不是公众想看到的和能接受的,也是对机场和航空服务公共保障职能的背离,更是对国内航空市场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抹黑。
近年来机场“天价面”现象已引起有关方面关注。根据2007年国家民航总局、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民用机场收费改革的实施方案》,机场餐饮及商品价格原则上以市场调节价为主;对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按照定价目录来管理。这些文件和规定足以说明,国家和机场管理者是想将“天价商品”现象纳入监管中的,也是政策对于“天价面”的限制。那么,问题来了,一些机场有关方面多年来“拒绝”价格监管与指导,坚决不执行上级规定,继续悍然允许“天价面”的存在,可见其在与商家“合谋”赚钱上是多么地利益薰心和心狠手黑。(毕晓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