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的 读 书 笔 记(三) 李浩然
3 一篇为“随以止”而懊悔不已的游记
——也谈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主题 10-07
李浩然
王安石是我国11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苏轼等人称他为“拗相公”,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在中国,凡摸过史书的大约无人不知,连欧阳修和神宗皇帝都很欣赏他的文才和政治见解。
我在这里要提的是他的《游褒禅山记》的主题。
对于他的这篇代表性较强、却又在中学语文教材几上几下的名篇的主题,历来见仁家智,众说纷纭。笔者与部分读者一样,既不同意教材“预习提示”似有几分笼统的提法,也不同意“教参”“预习提示”所持的观点。
教材“预习提示”第二段用170余字这样介绍:“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处,人们要想到达那里,必需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其中。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此外,作者还从‘碑仆道’、‘文漫灭’、‘华’、‘花’音谬的情况联想到对待传闻材料应取正确的态度,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很明显,编者已将该文的主题一分为二了,即:志——志向、意志的重要;对传闻材料要深思慎取。为了深化这个意念,编者还有意在文末“思考与练习”第一题后设计一个图表,在“议论部分”两个“结论”下的横线上,明显要求学生填上“深思慎取”和“要有志”。
教参在“结构分析”末尾这样写道:“总括全文,作者抒发了一个感想:无论为人处世,都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显然,除了字面上“一个感想”外,仍与教材提示的提法相同。
事实果真如是?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课文。课文第一段写山。作者对“褒禅”、“慧空禅院”、“华山洞的命名由来一一详尽交代,明眼的人一看,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作者疏忽或是一般闲笔;然后写碑,对“华”“花”音谬作一番解说,这就不难令人想到,它也是在为下文张目,也就是说,对这些命名的由来,作者并非“随以止”,而是“深思慎取”的。
第二段是写记游的重点,段末,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为“随以止”而“悔”“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个“悔”字,合盘托出了全文的基调和自己“悔”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是紧扣第二段的记游发表议论的,一个“于是余有叹焉”的“叹”字承上启下。“叹”什么呢?认真读下去,可以发现作者在这里进行了三个大层次的对比:1、古之人观天地、巨物细物、植物动物,都因“求思之深”,“往往有得”,唯我王安石游这山洞“随以止”而毫无收获。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小小山洞何来“非常之观”?我王安石就“随以止”了,我“意”在哪里?“志”在何方?3、凡事要达到目的,“志”是必要条件,“力”“物”当然也不可缺少;而我王安石就在“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匆匆“随以止”了,还会招来种种嘲笑,不令我愧悔难当么?段末作者总结说,“此余之所得也”。他“得”到了什么?不就是上述三层所悟出的令他难以忘怀的深刻道理么?
第四段,又从“仆碑”上的文字悲叹“古书之不存”,“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推己及人,由此及彼地延伸主题:处世治学是一项非常繁杂、深懊、艰难的事,切不可“随以止”而必须“深思慎取”!
再说,本文是作者从舒州任所离职回家“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的追记,他若不因为“随以止”而后悔不已,这篇既不写山光水色也不写人物交往的游记,恐怕早就没有必要写成文章,也不至令后人捧为佳品了。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王安石当时的心境和他的总的处世态度来理解。他写此文正值33岁,不能说他不正踌躇满志;近十年的县令和通判经历,不可能不使这位才华出众、刚过而立之年的政治家,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悟出不少深刻道理,不“随以止”不能不说是他的重要收获,继而使他产生“慨然有矫世易俗之志”。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要是王安石此时此事后悔不如是之深,三年后的上万言书的雄心和其后矢志变法的决心,怕是难以萌生和坚定的。“文如其人”,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王安石同时期的其他诗文中找到这个答案。
其三,王安石是一代文豪,他的创作是为他的政治主张服务的。他早就认定,文学必须“以适用为本”(见《上人书》)。短短的《游褒禅山记》既要讲“志”的重要,又要让人领会“深思慎取”,不会让他感到中心模棱、考据单薄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游褒禅山记》的主题应是:有志者处世治学决不可以“随以止”,而应该也必须“深思慎取”,创造条件,勇往直前。
(一般地说,一篇文章,主题只有一个;不然又何谓“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