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西安交大李某某被造谣,“吃瓜”群众为何容易中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7:4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映衬着公共伦理背景的谣言,会大大加快传播速度,也加大了“吃瓜”群众识别谣言的难度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回应了网上沸沸扬扬的毕业生李某某事件,称网传信息不属实。李某某同学的录取过程符合规定,学术成果真实有效,其指导教师不存在师德师风问题。警方也通报,两人编造涉西安交大毕业生李某某及副校长柴某虚假信息,其中一位系因不满柴某对其教育管理,多次发布不实帖文,被大量转发跟帖。

起初李某某出圈,是在演讲中慷慨陈述自己扎根西部的报国之志,加之姣好的面容、优秀的口才,被舆论夸赞“美貌与智慧并存,才华与气质兼备”。随后,围绕她的种种流言蜚语传出,既指向其录取升学过程,也指向她和导师、同学的私人关系。如今事实已经查明,这些不过是无中生有地造谣,特别是对女性极为恶劣的中伤,其性质非常恶劣。

现在警方已经介入,学校也表态“将坚决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这些都是应当的。对个人尤其是女性进行名誉羞辱、“造黄谣”的行为,本质是一种极为下作的诽谤。无论是学校抑或是公共部门都应有所反应,帮助当事人尽快澄清事实,在她们遭遇巨大的无妄之灾时,站出来为她们撑腰。

但仔细想想,类似传言漫天飞舞、最后被证明子虚乌有的案例,此前又何尝没有呢?这起事件的细节并没有多少特殊,那些所谓的爆料不过是一些聊天记录、网帖留言、所谓“知情者”“同学”说,有些编造的情节也过于荒唐、怪诞,这些元素本身就已经十足可疑。

不妨回想一下,之前的“胖猫”事件、“秦朗巴黎丢作业”等,何尝不是顺着类似的路径,一些离奇的故事,如同滚雪球一样被包装成了全网轰动的舆论事件?就在前不久,一名男子在北京地铁列车上因扰乱乘车秩序被行拘。结果没过几天就有两人因为蹭热度策划“北京地铁大爷女儿含泪发声”等多个视频而被警方刑事拘留。这些都几乎如出一辙,在热门事件里,总能看到种种蹭热度、冒充知情者的怪诞表演。

类似事件的反复出现,或许也说明了公共舆论存在一些固有弱点:比如猎奇,热衷传播夸张元素等。但这种现象也是一记警钟,对于造谣者应当处罚,同时公共理性也不能总在同一个地方反复摔倒,人们应当有所“长进”:面对那些真假难辨的所谓爆料,应当抱一分质疑和冷静,不能总是不假思索地掉进圈套。

李某某事件的教训并不只是谣言可畏,有些质疑的依据并不是谣言,而是一种出于公共伦理的审视。比如针对当事人的学术背景,科研成果的真实性,优秀毕业生的选拔标准等。任何一位出现在公共视野乃至新闻报道里、事迹材料被公示在公开平台上的人物,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审视。当然,映衬着公共伦理背景的谣言,会大大加快传播速度,也加大了“吃瓜”群众识别谣言的难度。

从学校的表态看,那些质疑均被斩钉截铁地否认。但哪怕是高校的毕业典礼,也是一种公共表达,也终究要面对公共舆论。

每年的毕业季,各大高校的校长、老师寄语,优秀学生的风采,早已成为一个新闻富矿。这已经说明,在网络上大学是没有校门的,人们对大学里的一言一行、一草一木,既充满兴趣,也在细致观察。

所以,学校在面向社会时,也需要考虑到舆论观感和反馈,在可能引起误解的地方进行充分的信息说明和及时的舆论沟通。毕竟,本质上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大学希望向社会展现自己的教育理念,社会也期待看到大学能够传递出“大学之大”。那么如何更妥帖也更有效地交流,确实也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