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美”变“求债”,谁在操控“美丽骗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张“一杯奶茶钱”的团购券,成了年轻女性步入高价美容消费陷阱的入口。从“深度清洁”到“修复管理”,从9.9元到数万元,一家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的连锁祛痘机构,靠“皮肤检测”“隐蔽推销”以及“指定贷款平台”等手段,诱导原本经济拮据的年轻女孩分期消费。价格昂贵的面部护理不仅没能让她们越变越美,反而陷入了长期负债和身心压力的双重困境。(4月14日 《羊城晚报》)

在“颜值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今,美容消费市场愈发繁荣,年轻女孩们对于美丽的追求也日趋炽热。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表象之下,却蕴含着诸多令人防不胜防的陷阱。本是一次简单的皮肤护理,最后为何会演化为女孩们难以脱身的“美丽陷阱”?

一张“9.9元”的祛痘团购券,看似是消费者的“捡漏”机会,实则是商家为了让消费者放松警惕,展开套路营销的第一步,后续的“皮肤检测”才是美丽陷阱的真正开端。这类机构往往会打着免费检测皮肤肤质的幌子,通过所谓的“专业仪器检测”与“深度面诊”手段,故意夸大消费者皮肤问题,制造焦虑情绪,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灌输选择更高额度美容套餐以解决皮肤问题的观念。

而当消费者表示无力支付高额套餐时,这些不良商家则会熟练地为消费者推荐“分期付款”或者“美容贷”,甚至会直接为消费者进行操作贷款,消费者甚至来不及看清合同条款。一些机构还与网络上的小型贷款公司合作,从中抽取佣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贷款产业链,将消费者推向高息债务的“套路贷”。

这种以“低消费”为幌子,将消费者推向“高负债”的套路美容贷严重违背了商业的诚信原则,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权益,还将消费者的容貌焦虑转化为更为复杂的心理焦虑。这不仅是受骗者的个人悲剧,更折射出美容行业的诚信失衡与发展乱象。

许多美容机构通过灌输“颜值即正义”的不当观念,将皮肤问题与人生成败相挂钩,迫使消费者为“变美”透支未来。而“一杯奶茶钱”的营销话术,更是将低价与日常消费绑定,模糊了理性消费的边界,从而导致年轻女性陷入“低价体验+分期服务”的花式美容套路,最终被囚于“美丽牢笼”之中。

此类不法机构的猖獗,不仅暴露出了美容行业监管下的黑色产业链,还反映出了相关部门对于美容机构的审查漏洞以及贷款平台过于宽松的放贷机制问题。

而遏制此类骗局,则需要多方携手合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美容行业的资质审查与行为监督,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贷款平台的相应监管,规范其贷款流程,确保信息透明化,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身的消费意识和风险意识,理性对待折扣活动,避免盲目跟风与冲动消费。同时,消费者应当建立正确的“美丽观”与价值观,拒绝“颜值焦虑”对于个人心理的影响。

作者:姜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