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双流机场成了“网红”,原因是机场采用的“弱光子人体安检仪”被指含有X线,且没有在显著位置贴出电离辐射警示。这引发舆论哗然。
站在专业角度看,有些网民的不满似乎是反应过度。因为从绝对量看,安检仪的X射线辐射剂量在0.2微西弗之下,属于目前认可的安全范围。
很多人可能对0.2微西弗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这里有些数据可资参照:一个人平均每年接受的宇宙辐射量为390微西弗,每年接受的大地辐射量为480微西弗,接受来自食物的辐射量290微西弗。有数据显示,一个人每年所受的自然辐射剂量平均值是2千至1万微西弗,相形之下,0.2微西弗是个可忽略不计的数字。
有人从医学层面分析:X射线照射生物体,会与机体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相互作用,直接破坏机体内某些大分子结构,直接损伤细胞结构等,甚至会遗传。听上去像“生化危机”里的化学武器,可罔顾辐射剂量渲染X射线的可怕,也会制造恐慌:毕竟,辐射其实无处不在,你若为此苦恼,恐怕会永无宁日,真正有问题的是过量辐射。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运用一个你以为安全的辐射仪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安全只是我们须遵守的准则之一,当事人建立在个人好恶上的选择权,也是不可忽视的基本权益。就如一杯干净的水中混入了一滴健康人的唾液,也许从化学检查中它是无害的,但这不等于,这杯水就可以让人别无选择地喝下去。
当下不只是双流机场,很多公共场所都在引进X射线安检。无论如何,这得将尊重乘客权益作为前置条件。
在使用含X线的安检仪方面,至少有些环节要考虑:首先,更换使用原有的安检设备理由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安检效率,减少人力付出,还是为了提高安检标准?基本的“动机”说明,是支撑合理性的支点。其次,乘客权益如何保证?医学检测使用X射线的原则是能避免就避免,敏感人群(婴幼儿、孕妇)慎用,即便没有损害,减少辐射总比多一次辐射来得好,这也是基于尽可能远离放射源的预防原则。人们本来也有想不被X射线照就不被照的选择权。还有,机场有无在候机区域等地方做必要的科普,告知非适用人群和需注意事项,以打消民众疑虑?
眼下X射线安检俨然遭到垃圾焚烧项目式的舆情困局,哪怕机场方面解释,人们还是不信,“塔西佗陷阱”也是预先告知缺位与不尊重权益埋下的坑。之前很多地方建垃圾焚烧厂,尽管危害可控,但总引发“邻避效应”,背后总是民意听证与沟通程序的缺失。X射线安检也一样:把X光包装为连搜都搜不到的“弱光子”,有欲盖弥彰嫌疑,而警示标识很小且放在安检仪机箱背后的下部,这能不引发质疑?
何况,X射线安检安全不等于操作就没问题,就跟“PX安全PX项目安全”一样,这些都有赖充分的论证与核验。对采用的公共场所来说,其软硬件是不是适用含辐射装置使用,出现危险有没有应急措施,这些功课也得做足。
对X射线安检,公众或许该脱敏,但前提是有关方面少些隐瞒与不尊重。X射线安检要想不重蹈“垃圾焚烧困局”,就得遵循程序、尊重民意,避免以安全之名制造“不安全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