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公益可以先行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1 18: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 0 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高峰论坛期间及前夕,各国政府、地方、企业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重要举措及务实成果,中方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形成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清单主要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 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

正如古语所言,“国之交在于民亲”,“一带一路”的建设除了政府、企业的积极参与,社会组织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很多时候作为友好使者,能比其他领域先行一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帮助中国投资赢得更广泛的社会和民间层面认可。就此主题,日前,来自公益行业、学界等人士,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公益先行”沙龙,共同讨论在“一带一路”大的战略背景之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国际公益的项目应该怎么实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等话题。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携手走向国际

王行最(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民间组织的国际化探索现状,发挥民间组织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愿走出去的公益组织。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全国现在公益社会组织大概是70万家,吸纳各类社会人员就业的有700多万人,固定资产两千多个亿,民间组织的活动,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社会专业领域,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扶贫济困、公益慈善、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医疗与养老、妇女儿童权益的保护、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和平与财经、野生动物保护等,非常全面。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民间组织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发展,而且他们也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会动员方面,他们的能力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既具备执行国际公益项目的能力,又有走向国际的这种强烈的愿望,其中一些民间组织已经先行一步,开展国际化探索,比方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爱德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等。   

我们认为中国国际新形象的树立,国际社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公民、学界、媒体的共同努力;并且需要这些主体重新定位自身扮演的角色,探索有效的方式展开积极的行动。中国政府的外交模式,要从纯粹政府扮演的单一化的政府外交,向“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共同扮演互补角色的立体外交转变。政府更需要积极探索委托民间组织承接国际援助的模式。中资企业履行国际社会责任是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对海外中资企业来讲,同时也是保护数万亿美元海外资产的需要。海外中资企业需要积极委托民间组织参与国际社区援助。中国民间组织需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及国际社区援助方面,积极扮演角色。更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能担负好承接政府委托、海外中资企业委托参与国际援助及国际社区援助的重任。中国公民要在国际交往中,既能扮演民族使者又能扮演国际主义使者。中国的学者通过参与民间力量自发展开的相关研究、对话、互动与全面交流等方式,可以对中国国际新形象的树立,国际社会责任的履行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对中国国际社会责任的履行,缺少不了媒体人和自媒体人的界入、调查、赋权、传播、互动与疏导。   

借鉴发达国家从事海外慈善的经验

邓国胜(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外中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180多个国家,已经有三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非常庞大。每年的直接投资高达七千亿美金。然而,我国海外中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褒贬不一,甚至一些国家会出现针对海外中资企业不友好的行为。这凸显了一个问题,到底海外中资企业应该怎么样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构建跟当地政府、社区的友好关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慈善先行是常见的做法。例如,有一次我去缅甸调研发现,有的西方跨国公司为了进入缅甸设立工厂,在来之前,就先去当地开展一些公益慈善活动,先铺垫、收买人心。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往往是在国外碰壁了、遇到麻烦了,才想到要履行社会责任。所以在这个方面,海外中资企业要向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学习,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要把社会责任纳入整个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    从国外的经验看,跨国公司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很多很好的经验。一是专门设立慈善基金或基金会,使之能够持续从事公益慈善活动。   

二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特别善于做公益营销。一般人的印象往往是跨国公司捐了很多钱、做了很多慈善活动,而本土企业捐赠很少。但事实往往不是这么回事。其实,中国本土企业捐的钱很多,有几千万上亿的,可是大家感觉不到,我们的企业往往比较低调,我们不注重也不善于宣传。而跨国公司善于做宣传,营销做得好,它其实捐了十万块钱,通过一宣传,感觉像做了一百万的事。   

第三是国外跨国公司特别注重结合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优势做慈善。比如诺基亚,汶川地震的时候,它的公益项目之一就是利用手机进行心理咨询辅导,这就结合了他自己的技术专长。还有思科资助下岗女工,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充分结合企业的专长做慈善。只有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效果才能被放大。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做,有时候是事倍功半,而人家是事半功倍。    第四个重要的经验是跨国公司比较善于跟当地政府、社区、本土社会组织合作。而海外中资企业还是习惯于给当地政府捐钱,或直接向穷人捐赠,其效果比较差。而跨国公司通过跟专业的N G O合作,所从事的慈善活动往往效果比较好。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跨国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创造共享价值,追求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平衡。有些跨国公司,在非洲做一些扶贫活动,既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又实现了扶贫的效果,同时又为自己的企业带来了稳定的优质货源,提升了经济效益,达到了很好的共赢效果。    中国的企业未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也要转变观念。我们海外中资企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是简单单向地付出、捐钱,而是一定要想到,怎么通过捐赠为自己带来客户群体,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经济方面的效益,能够让公益慈善事业不仅可持续,而且也能为自己创造共享价值。只有这样,企业的公益活动才可持续,蛋糕才可能做得更大。   

最后一点是企业需要鼓励自己的员工以及客户,能够更多地和企业共同参与慈善活动。现在很多海外中资企业在当地做慈善,一般就是捐了钱以后不管了,员工参与程度很低,客户上下游参与程度也非常低。海外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不仅自己捐钱,而且带动自己员工参与,而且还带动客户参与,比如宝马在中国做的公益项目,设了一个基金,带领购买宝马车的车主们一起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不仅跟客户群体建立了很好的良性关系,而且也履行了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了很多附加的价值,这也是一些跨国公司优秀的经验。   

肖蓉(赠与亚洲中国事务副总裁):自2001年到现在为止,由我们中国团队负责来带入中国的公益慈善捐赠款有770 0多万美金,大概是五亿多人民币。这当中70%的资金是来源于跨国公司,我们服务了很多家跨国公司。所以第一个问题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这些跨国企业要到亚洲去,在海外去做非盈利的公益项目?   

以我们和他们一起工作打交道的经验所得,有几个理由,一是它们特别注重社会效益,这个效益其实不是单纯的一个经济效益,还有社会品牌,品牌本身的建立,也就是民众当中的口碑。而这个口碑可能不是一次两次宣传能够达到的,它更多的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所以当跨国企业到亚洲,包括到中国来的时候,它们自己要实现的社会效益的收益是非常清楚的。   

第二,其实它们非常清楚,所有的经济收益或者市场利润的来源,其实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经济行为,所以参与当地的市场之外,还要参与当地社区的发展、当地的供应商的发展以及相关人群的福利改善,所以这是与跨国企业对于所进入的地区的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想法是有关联的。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几十年前,其实跨国企业要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共识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一个跨国企业没有做社会企业责任,或者一个不是良好的社会企业责任的跨国企业,实际上它的品牌价值以及它本身的商业价值是大打折扣的。   

讲到这里我稍微多说一句,其实在海外,有一些投资人给跨国企业专门投资的基金,越来越加入了社会发展的指数,也就是要看这个企业在社会参与方面,它的指数的评定是多少。所以那样的一些基金,只投入有这样贡献的一些企业。所以我们会发现,社会企业的这种趋势或者潮流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本身有这种认识,另一方面的确是有资本投入的压力,所以其实它们也就是一种结合。当它发现投资人包括机构投资人和民众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口碑和良好的有责任感的公司,会得到它们在本国或者母国的公众还有机构投资人的认可,它们就会努力去做好海外的社会责任。   

民间组织做公益有巨大优势

伍鹏(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部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化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当时是印尼发生海啸后,中国民众开始捐钱,然后把善款给到对方的大使馆。从那以后发生了一些国外的灾害,我们筹的钱都是通过对方的使馆或者第三方机构捐过去的。这个阶段其实我们没有出国门,但做的是国际的事。   

第二个阶段就是出差式的国际化。从2009年开始,那时候做的国际化的事儿也多了,成立了国际发展部,有专门的团队做国际的事。第一个项目当时做的就是中石油捐赠的苏丹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当时我每年要去苏丹三四次,从设计到最后的执行,都是全程跟下来的,这就走出国门了。   

后来我们发现不出去没有影响力,去了又回来了影响力也不大。所以参照了世界的国际经验,要设立海外办公室。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注册海外办公室,先后注册了缅甸和尼泊尔两个办公室,这是第三阶段。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先后在1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过项目,现在在苏丹、埃塞、尼泊尔、缅甸这四个地方是有长期的项目落地,也有我们的人员在那里。   

为什么要做国际化?第一个就是世界的期待。尽管世界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但是还是有很多穷困的,八亿多人是吃不饱饭的,辍学的人数也很多,母婴保健的问题也很严重,还有很多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世界上贫困及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还是非常严重,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这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前面两个就是消除贫困和终结饥饿,这跟我们机构的宗旨是非常吻合的,我们除了关注国内的贫困,也要关注世界的贫困。   

第二,中国的全民外交时代到来,现在中国每年有一个多亿的人出国门,整个中国对外的体量也大了,跟世界接触的面也就广了。但是媒体时常有关于中国人在国外的负面消息,这个形象不太好。这就需要我们政府、企业、公民、媒体、民间组织等等都要走出国门,开展公益慈善项目,提供志愿服务,传递中国的正面形象。   

再就是我们也得到了企业的召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与东道国实现双赢,除了投资项目本身,还需要一些公益项目来惠及当地百姓。而走向海外的一些企业,在做公益的时候缺乏经验,很难融入到社区,也缺乏渠道,缺乏怎么融入社区的一些方式方法。所以希望有比较专业的一些团队来帮助做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项目。   

民间公益组织做公益有什么优势?大概有这四方面的优势。第一是比较优势,公益组织有专门的人、专业的知识来做,术业有专攻。第二就是机构比较中立,公益组织不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比如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机构宗旨就是扶贫济困,服务当地社区,缓解当地的痛苦,帮助他们做好事儿。第三,公益组织还有各种创新的办法,长期和社区互动,了解他们的做法,能一起合作设计出新的模式。最后一个就是深入社区,公益组织就是帮助老百姓,我们项目都是直接面对民众的。我们期待与中国企业一道走向国际,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为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际形象而努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