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九大高个,住着十几平联排房,埋掉器物、猪狗祭祀先人……五千年前济南章丘的先人面貌、风土人情,随着焦家遗址的深入发掘,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专家认为,章丘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可谓齐鲁文化的源头和高地。
一家三口同时下葬 男主人是殉情而亡? 在济南章丘焦家遗址上,一个一家三口的合葬墓让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唐仲明博士印象深刻。在这个墓里,虽然夫妻两人基本是仰身葬,头向都朝东,但既不是两面朝天,也不是两面相对,而是一个面向南,一个面向北。在母亲手部的位置有一个小孩尸骨。“这个孩子太小了,我们现在还不好判断他(她)是在胎儿时期还是夭折以后随父母下葬的。接下来还要请医学专家来做进一步的鉴定。”唐仲明介绍说。 另外,墓中的壮年男性怎么会和妻儿同时下葬呢?一般而言,这种合葬方式在已有的大汶口文化发掘中是很少见的。这让唐仲明不禁猜想,会不会是妻子难产不幸去世,他痛失爱妻爱子悲伤过度后病逝甚或直接殉情了呢? 在已发掘的九个大墓周围,还发现了九个大大小小的器物坑,里面是打碎了的陶器。此外,还发现了很多动物坑,有猪有狗,甚至还有只老鹰。考古队初步推测可能和大墓有关系。唐仲明分析,器物坑和动物坑可能是祭祀性的,就像现代人扫墓一样,那时人们可能是杀只猪杀条狗埋了,或者把亡者生前喜欢的器具砸碎扔进去祭奠。 考古队还在北区发现了幼儿墓葬,有一些就在房子下面。这让考古队员猜想,这是出于祭祀目的在盖房前把人埋进去呢?还是一对夫妇在孩子夭折后,把他(她)埋在屋下继续陪伴自己呢? 已发掘的人骨中 竟有不少大高个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五千年前的先人生活条件有限,身高应该长不过现代人。但在遗址现场,齐鲁晚报记者明显感觉墓中的人骨体格不小。这一点从唐仲明博士那里得到了证实,他们所测量的焦家遗址已发掘的人骨中,最高的竟达一米九,超过一米八的也有一些。“尸骨中的脚掌骨慢慢就塌下来放平了,但我们从头盖骨只量到脚后跟,如果量到趾骨的话还要高。高个子在大墓中尤其多,可能是他们在部落中等级比较高,占有的物质资源丰富,吃的食物又多又好。” 在焦家遗址中,还发现了明显的割体葬仪。山大考古队发现,不少墓葬中出现掌骨、指骨等部位放在下肢的位置,有的指骨还放在头骨附近。“这并不是保存不好所致,因为其他部位都保存得挺好,应该是出于某种信仰的要求进行的一种葬仪,这极大丰富了我们对大汶口文化葬制和葬俗的认识。”唐仲明说。 尸骨某一部位缺失的原因也不免让人产生联想。有的明明可以看出身体很强壮,但上肢骨却不在了,是不是他在部落中受了伤,战死沙场后,被族人收回尸骨埋掉?对此,唐仲明说,目前考古只能根据事实说话,背后的故事后期还需要借助其他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解读。 至于遗址中出现的割礼葬仪、拔牙、手握獐牙等现象,应该和原始的宗教、图腾相关,但考古队目前还没有在遗址中找到统一的符号,那时还没有文字,故而增加了判断的难度。 房屋从地下走到地上 后期还出现了联排房 随着焦家遗址的深入发掘,考古人员对鲁北地区聚落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唐仲明介绍,焦家遗址房址的年代跨度据粗略估计大概相差四五百年,这期间人们不断学习,居住舒适性显著提高。除了房屋结构由半地穴式到地面式的变化,还从早期单间房向后期联排的房子转变。唐仲明推测,每个联排的房子居住一个小的家庭,比如一家三代在一起,而一组房子则可能是血缘比较近的一群人住在一起。“现在材料刚发掘出来,还未深入地做一些空间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还没有确切结论。但从房子的结构、布局都能提示我们当时的社会分层复杂化等问题。”
在房屋朝向上,早期门道朝西朝北较多,当时是半地穴式,人们的居住方式和动物差不多,下面挖个洞,上面盖点茅草,面积都很小,大概三四平米。到了晚期,房屋门道统一朝南,出现了十几平米的大房子,在房间里面还发现了烧土面,也就是灶址,说明这时居住更加规范,划分出做饭、睡觉的地方。唐仲明还提到,墓葬区和居住区是分开的,北区居住区比较多,而南区墓葬比较多。并且墓葬和房址有一点早晚交错的关系,但不排除有些房址和墓葬是同时期的可能。 在焦家遗址上,一条壕沟引人注目,壕沟用来防御,象征着阶层分化。从纵切面上,能明显看出下层是黑土,而上层为黄土。唐仲明解释,在早期人们挖完壕沟过不了几年就会淤积夯土,逐渐填平,这时人们就要清淤把壕沟重新挖出来。当时人工清淤的痕迹现在依然能看得很清楚。后来大汶口时代的人走后,慢慢水就干了,壕沟逐渐填平。而黄土是壕沟彻底废弃后,刮过来慢慢覆盖形成的土层。在壕沟上层即黑土上层,还发现了汉代遗迹,在黑土下层是大汶口时期的遗迹,上层的黄土则是近现代的土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