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尖子生刺死班主任 媒体:对凶手可不可以“不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17:52: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容从未挑起内战烟火,偏执却能造成尸横遍野。”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罗某,这个同学眼里的尖子生,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在与鲍老师一言不合后,拿起随身带着的弹簧刀,刺死了喜欢他的鲍老师。目前罗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拘。
  “我不恨他”
  鲍老师的女儿与罗某是同班同学,这幕惨剧发生时,她就在现场。
  她说,“到办公室的时候,我看到爸爸躺在地上。爸爸的手机就在旁边,里面有号码的,是医院的号码不是他(罗某)爸爸妈妈的。号码是爸爸自己输入的,我拨的。”
  她说,“爸爸真的很看好他,我爸爸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爸爸觉得性格有点问题是可以改的。”
  她说,“我不恨他,恨不起来。反正我就是不恨他,不知道为什么不恨他。不是一命抵一命,因为一命抵一命也没有用。”
  她说,“爸爸总是比我起得早,他会比我早很多去教室……反正我回家很少看见爸爸人影。用我妈妈的话来说,爸爸就是无欲无求的那种。他觉得教好学生就可以了,没必要做其他事情。”
  之所以大段引述鲍老师女儿的原话,就是为了避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可以看出,原话中的“不恨”有着连贯的语义背景。
  1“爸爸不恨”。鲍老师的第一个动作是拨打医院电话,而不是打给罗某父母。如果说,拨打医院电话是下意识的自救反应,那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有问题是可以改的”“无欲无求”等语则更能反映鲍老师平时的为人,可以推断,鲍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
  2“不恨”是基于“一命抵一命”来说的。也就是说,鲍老师的女儿不希望用罗某的死来抵偿父亲的死,因为她知道这样于事无补。也许,鲍老师的女儿不知道怎样做才会让罗某“不能再伤害别人”,但她知道,抵死偿命肯定不是正确的办法,这是理性的思维方式。
  3父亲的性格和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女儿。我们不知道鲍老师平时是怎样教育女儿的,估计是没有多少时间和女儿言传的,因为“反正我回家很少看见爸爸人影”,可是,对教育工作的认真和对学生的爱,女儿看在眼里,这是一种身教。
  当女儿说出“不恨”的时候,身上已经有了父亲的影子。那种“不知道为什么不恨他”的感觉,其实就是父亲的言行已经内化到自身的结果。
  有人恨他
  可是,这一句“不恨”,却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反对——
  “严重怀疑这话是一个父亲刚刚被杀几天,亲生女儿说的吗?父亲被学生杀死的事情,对她们家来说是天塌地陷了!是不能承受之重!而鲍老师的女儿只是一个高中学生,心智成熟到了能说出来:‘我不恨他’的话,让人难以置信!这话想表明什么意思呢?”
  “小女孩不懂事,或者是收到了抚慰金被封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希望人要有骨气,要有正义感!古人云,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当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自己手刃仇人,但是起码的正义感是要有的,要不然妄为人,妄为人子!”

▲网友在新京报微博下的留言。

  从阴谋论到诛心术,从父仇不共戴天到社会公平正义,网友们的慷慨激愤溢满屏幕,呼之欲出,遍地的惊叹号如同滔滔江水,全部冲向了一个高中女生。
  可是,这真的值得如此惊叹吗?
  谁可以“不恨”
  西蒙·威森塔尔曾在《宽恕》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个深受纳粹折磨的犹太人西蒙,可以拒绝宽恕一名真诚悔过的纳粹卡尔么?
  可以看出,无论选择宽恕或者拒绝宽恕,都是犹太人西蒙和纳粹卡尔之间的事,和旁人无关,无论犹太人西蒙怎么做,都是他的权利,是他的自由,而其他人是没有资格宽恕纳粹卡尔的。
▲犯罪嫌疑人罗某。图片来自封面新闻

  当然,由于宽恕是一对一的,犹太人西蒙也没有资格替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去行使宽恕的权利。
  同样的,“不恨”也是类似的一种权利,而且,它比宽恕需要的条件更少,它是单向的,不需要对方的请求,不论对方希不希望我来宽恕,我都可以选择恨或者不恨。这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自由。
  你可以说“不恨”是做作,我也可以说“不恨”是境界;你可以说“不恨”是对凶手的纵容,我也可以说“不恨”是对善良的保护。
  无论如何,选择了“不恨”,即使不能获得赞许,也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这是一张检测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试纸,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一张。
  伏尔泰说:“宽容从未挑起内战烟火,偏执却能造成尸横遍野。”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