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9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制造管子:战国秦汉管仲故事之四大不可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5: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有一种特殊而浓厚的“恩”思想。

恩,指别人给我们的恩惠。人活在世界上,其实自己的能力只是很小甚或微不足道的,全靠别人给我们的帮忙。但别人本来没义务帮我们,所以一切帮助都是恩情。

帮我们最多的,当然是身边的人,父母、兄弟、夫妻、亲戚、师长、朋友。一圈圈扩大到陌生人、社会、国家,我们都有受惠于他们之处。佛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佛告五百长者:“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这些恩,我们都要懂得报答。 可是世情难料,人与人之间也常不能永保恩情坚固。一旦夫妻道绝、朋友反目,总会令人黯然神伤。汉代班婕妤《怨歌行》:“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唐代张鷟《游仙窟》:“希君掌中握,勿使恩情歇。”唐戴叔伦《夫妇怨》:“出门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絶,谁忍分明别。”元代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等等,讲的都是这种无奈与痛苦。

由此而幡然成仇的也不少。都觉得自己吃亏了,所以要报仇雪恨、愤然开撕。于是,本该报恩的,现在却报起仇来,厮杀惨烈。 眼前就有些现成的例子。有的是明明就靠着别人的力量出头,却强力声明一切靠自己;有的是夫妻合作创业,结果夺位争产大战,令人如看狗血剧,唏嘘不已。

一、报的哲学

报恩与报仇都是大题目,在此只能讲些重点。⏤⏤整个“报思想”是极庞大复杂的体系。早在1957年,杨联升先生就写过《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1976年在台湾译成中文。1985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钱宾四先生讲座时又重拈此题,说了《原报》。其间,人类学、社会学界相关的研究也一直不断。因此,“报”这种思想作为中国人的社会基础,在学术界可说早有共识了。 现在,我更要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其思想内涵。

报的范围与性质很广,报恩、报仇、报酬、报答、报怨、报应、报复、报效等等都是。但综合起来看,我把它分三个层次: 一是纵贯的,人有其根源性,面对天地、祖先、父母,要“报本”。《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就是这个意思。

《礼记》(资料图)

二是平面的,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关系有对我好的,皆称为恩,我须知恩感恩报恩报效;有对我不好的,小的称为怨、大的称为仇,我也须报仇或报怨。 古人所谓报国恩者,讲的即是这种关系。《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更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精忠报国(资料图)

第三个层面,指个人自己行为的伦理责任。例如报应思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谈的就不是社会关系,而是自己的伦理责任,是人与自我的问题。

当然,前两个层次如果处理不善,例如不敬天孝祖、对人恩将仇报,我同样会有伦理责任问题,也会遭到报应。 过去的研究,例如杨联升、文崇一、金耀基诸先生,多是从社会关系、交换理论、相互报酬这些角度看“报”的问题。所以会较忽略这个层面,没注意到这其中更主要的其实是人对自己的伦理责任。

因为第一个层面和第二层面的报恩问题,同样会落实到自己身上,每个人自己都要面对报不报恩、如何报的问题。若不报,或竟恩将仇报、报错了,会有什么伦理后果等问题。 而且人对天地的感恩,只是一种心意,谈不上跟天地交换什么。若不感恩,是不是真的就有什么报应,也难以考证。故说到底,报,终究是良心上的事,是道德情感的自我担负。有恩不报或有仇未报,自己心里就过不去。所以这是自律道德的一部份。 古代许多讲因果报应的书、相关戏曲小说,乃至彭希汗辑《二十二史感应录》一类善书,常用鬼神祸福来劝戒人们要知恩感恩报恩。好像报恩是一种外在的道德规律,由鬼神来护持、掌管这种规条,类似法律那样,属于“他律道德”。其实不然!

另外,佛教界宣传因果报应最为积极,出版流通了无数善书,所以也常让人以为这是佛教的观念。其实因果是因果,报应是报应。 因果是佛教的世界观,一切法皆因缘所生,故有果必有因,有因也必生果。可是佛教认为这正是万法皆空、人生是苦的原因。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看破因缘法,跳出因果,断出轮回,直入涅盘境地。 报应则是我国本有的观念,早在周朝以前就有了。 夏朝,目前出土的资料虽然有限,但古人曾强调夏朝的文化特征是“尚鬼”,尚鬼必重祭祀。后来的殷商,仍然非常重视祭祀。而祭祀的基本理论,在中国,就叫做“崇功报本”,也就是报恩。

《周易》(资料图)

《礼记.郊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就是说这个道理。 对天地祖先要讲报,自己的行为也要重视报的问题。《易经》中就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做什么,必然回报你什么,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叫做报应,你想这么收获,得先这么栽。 后来佛教传进来了,我们就用报应去理解因果,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人必须遵守因果报应的道理。这与佛教原来的思想,简直南辕北辙,所以报恩思想是后来佛教中国化的一大标志。

二、报的伦理

报是人的基本伦理,若对天地、父母不感恩不报恩,传统上会批评这个人“不是人”。 不必引经据典,你看杀人魔王张献忠的《七杀碑》说什么就知道了。它说:“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不知报恩,是人该杀的理由。 这是对天地父母的天伦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是如此。

《礼记·曲礼》说过:“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所以,报乃是礼的基础,人们相互往来,都须遵循这个原则。 但这不是私德问题,因为报恩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的基础,汉代刘向《说苑》就说过:“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悬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 关于这一点,历来西方人有个误解,如韦伯说:“我们最高的道德责任,在理论上或实际上,绝大部分是‘非个人地’应用于所有人身上,或者大部分其范围均无关乎任何特定的个人关系。……在这方面,清教徒的道德,代表的是将基督教普遍倾向强化的结果。它对于社会上的偏袒徇私具有极强的敌意。在这方面,儒家道德与之正相反,儒家道德认可的是一个人对另一特殊个人的‘个别’关系。——并且特别强调‘仅只’这种关系。在儒家道德系统认可与接受下的整个中国社会结构,主要的是一种‘分殊主义’的关系结构。”(Talcottparsons,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报恩与报仇,都曾被解释为是个人间的关系,只处理私人问题的道德要求。

其实当然不是!这个原则是普遍的,用在每一个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甚且,也用在人与整个国家、社会、天地、鬼神之间。 同时,中国人还认为动物也会知恩报恩。刘向《说苑·复恩》就说:“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所以后世动物报恩的故事极多。 日本也受此影响,有《动物报恩谭》讲白鹤报恩(鹤の恩返し)之类故事。吉卜力工作室2002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猫的报恩》,改编自漫画家柊葵的漫画。2002年还获得第6回文部省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优秀奖。

三、报的原则

报恩的重要性如此。可是如何报,也就是具体用在个人关系、个别情境中,却有些不同的应对方式,颇费拿捏。

《论语·宪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出于《老子》,也可能老子沿用了古语,代表古代就有此观念,而老子也同意如此。 后世佛家、道家大抵都延续了“以德报怨”的立场,常劝人“受人滴水之恩,便当涌泉以报”;反之,若有仇怨,他们主张最好不要报,要练习自己在心上作工夫,努力地化解掉。

《太上感应篇》卷五:“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台湾佛光山教团在各地建“滴水坊”等,都是如此。 儒家则认为以德报怨是较难的标准,说起来当然境界高,但不容易实行;而且若以德报怨了,那么又将如何报德呢?所以自孔子以来都主张以直报恩、以直报怨即可。 侠客,在报恩方面同于佛道教,主张多报答人家一些;可是在报怨报仇方面却又跟儒家一样,反对以德报怨,认为应该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所以立场最特殊。

四、与基督教的异同

不过,这些立场再怎么有差别,也与基督宗教有根本之异。基督宗教传入我国后,也发展出一个重要汉语词汇:恩典。 这个词汇看起来跟报恩思想类似:神对我们有恩,所以我们也要感恩图报,奉事上帝。可实际不是这样的! 恩典是指“神不计算代价的宠爱。”祂的宠爱本是我们不配得的,我们白白得到救恩。这个词主要出现在《新约》,是向不配得的人表达爱。神是爱,但若把爱给犯罪的、不洁净的、背逆的罪人,那就是恩典。因为爱与自己同等的人是热情,屈尊降卑的爱才是恩典。 恩典也不能与功德混淆。如果一个人能靠行善得救,那就不需要神的救恩了。同理,恩典亦不能与律法混淆。人不是靠遵行律法得救,而是靠恩典。 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人有罪,违背神的神圣律法,因此原本只配得神的审判、受到神的咒诅。如果人要得救,必须只靠神的恩典。我们没有一个人配得救恩,然而由于基督承担了神对罪的愤怒与审判,所以靠着基督,神赦免了那些信靠耶稣基督的人。

《新约》(资料图)

此外,恩典有时也指天主赋给某人的属灵恩宠或特殊能力。这恩宠或能力超越人自己之本性,是暂时和过度性的。

神恩有许多种,例如教师的神恩(赐给宗徒、传教士、圣史、宣道者、和先知);服务的神恩(赐给治理者、辅导者、行政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行异能的神恩(行奇迹、驱逐魔鬼、洞悉心灵和说各种语言等)。

这个思想发展出了一个节日:感恩节。 它还常跟仪式结合。一些基督教团体,举行仪式时会发现神恩现象,作为活的见证。例如信徒参与祈祷,自觉获得治疗,从魔鬼的摆布中解脱出来,讲先知的话、赞美天主、沐浴在浩荡的神恩里。天主教的神恩复兴团体近年也在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纷纷出现。 基督宗教的恩典说十分复杂,但只这样简略对比,也已可看出它和我国报恩思想的差异是极大的,脉络迥异。

五、报的词汇

我国原无“恩典”一词,但有其他许多跟报恩思想相关的词汇。 例如

恩义。《三国演义》五十回:“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

恩爱。《韩非子·六非》:“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后世则主要用在夫妻或情侣感情上。

恩情。恩惠情谊,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两下里怨离惜别,分外恩情,一言难尽。”

恩惠。杜甫《宿凿石浦》诗:“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

感恩。唐陈润《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闽南与越南谚语,把感谢称为感恩。

报答。元稹遣悲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恩公。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三侠五义》第一○四回:“我等因恩公竟奔逆水泉而来,甚不放心,故此悄悄跟随。”

恩主。本来指对人有恩德的领主、财主、业主、地主、施主等,如福建省金门县就称牧马侯陈渊为陈恩主。民间扶鸾信仰则有“五恩主”之说,指关圣帝君、纯阳祖师、司命真君、豁落灵官、岳武穆王。或加上太白星君、文昌帝君。在台湾与东南亚一带,这种恩主公信仰极盛。我在甘肃庆阳环县东老爷山调查时,也发现该处有活力旺盛的恩主公信仰,并入道教正一派与真武信仰之中。 还有许多称为

天恩的教团,如台湾弥勒大道总会之天恩弥勒佛院等。

六、报的实践

感恩报恩的思想,不是抽象的理论、空洞的概念、僵化的教条,它是生活的智慧、实践的伦理。 因此对它的理解,除了靠纯粹理性之外,还得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要在具体的人物、事件、情境中去理解。

古人很少关于知恩报恩推恩方面的论文,而热衷于用戏曲小说来阐扬这套思想,就是这个缘故。 最早也最重要的戏,是目连救母故事。南北朝开始,佛教徒就讲说这个故事,唐朝发展出变文,大为流行,后遂成为目连戏。 它是目前可考的第一个剧目,被誉为中国“戏祖”。最早见于南宋盂元老撰《东京梦华录》,据说北宋时已经极为流行:“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明万历年间,郑之珍在杂剧、变文及传说的基础上写出《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愈发风靡全国。清代,乾隆年间内廷编演的《劝善金科》,全剧更达到不可思议的240出。目连戏遍及全国朝野,甚至远传东南亚。 目连戏是极复杂的“文艺现象”,包容多种艺术。形式上,它是中国最大的戏。在思想内容方面溶合儒、释、道;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做念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又吸收了各地民歌、小调、徽腔、道士音乐等等。穿插了不少杂耍,如度索、翻桌、蹬坛、跳索、跳圈、窜火等。还有许多可以独立的民间故事折子戏,如《下山》、《哑子背疯婆》、《王婆骂鸡》、《赵花打老子》等。 此外还有花目连。正目连演刘氏不仁不义,杀狗开荤,死后被打入地狱。目莲为救母亲,不畏艰辛,得观世音帮助,历尽艰险,赴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如来佛祖赐其法杖,破开地狱,从血湖中救出母亲,同返天堂。花目连则分倒精忠和顺精忠两部,演岳飞抗金,秦桧东窗密谋,风波亭屈死岳飞,疯僧怒打秦桧等。因此这戏可谓包罗万象。 元杂剧中报恩主题的戏也极多,如无名氏《孟德耀举案齐眉》,讲富家千金孟光不顾贫富悬殊,嫁给穷书生梁鸿,突出夫妻间的恩义。无名氏《争报恩三虎下山》,写梁山泊关胜、徐宁、花荣三人下山搭救义姊李千娇。李寿卿《说专诸伍员吹箫》,说伍子胥吹箫乞食,遇到孝子壮士专诸相助。无名氏《朱太守风雪渔樵记》,说穷书生朱买臣入赘刘家事。 小说中报恩主题类也极多,例如唐人传奇《柳毅传》:小龙女报答柳毅传书的解救之恩而嫁给他。《任氏传》:狐仙任氏感恩郑六痴情而与他在一起。《李章武传》:人妻王氏报答李章武的痴情,死了还与他人鬼相会。《李娃传》:李娃被老鸨欺压并被迫遗弃郑元和,后来解救他并督促他取得功名,终成眷属等等。明人《警世通言》中《老门生三世报恩》《桂员外穷途忏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俞伯牙摔琴酬知音》《乐小舍拚生觅偶》《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穷马周遭际卖锤媪》《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等也都与报恩有关。

七、报的文学

这样的名单,其实还可不断开列下去,但大体情况已不难概见了。 但为什么要这样开列名单呢? 现今,大多数研究中国哲学的专家,都是西方哲学的路数,以逻辑思辨、概念解析、理论系统之建构为高,因此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这些小说戏曲所呈现的报恩思想。我也没看过目前坊间任何一部《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曾讨论我国这么重要的思想。 而文学界,谈起文学作品,以西方浪漫主义标准衡之者,重视作者抒情的作品;以写实主义或社会主义标准论事者,又强调揭露、反映与批判。他们都共同反对传统戏曲小说的“教忠教孝”功能,讥笑那是封建礼教的表现。因而我也没看过哪本《中国文学史》讨论报恩类型的文学。

可是,他们忘了:这些小说戏曲,呈现的,正是具体的、非抽象慨念的道德实践情境。伦理的抉择,只有在这类情境中才能逼显,才能说明道德实践的困难,以及人生意义如何呈现在其中。 传统社会之伦理教化、社会中人共同持有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其实凭借的,正是这类具体的故事、情节,而非空洞的理论或教条。所以它才能深入骨髓,进入到一般民众的心灵里去。报恩主题的小说戏曲这么多,即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赵氏孤儿》(资料图)

而这样的故事和主题,在今天、在世界上,其实也没丧失其吸引力。让我举个例子。 南戏即有《赵氏孤儿记》,元杂剧中另有一出《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后来还被改编为京剧、潮剧、秦腔、话剧、豫剧、越剧、晋剧等。亦曾改编为小说、电影。明代传奇《八义记》和清代地方戏《八义图》等,内容也与它大同小异。可见其生命力是很旺盛的。 王国维曾评价元杂剧《赵氏孤儿》说:“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 确实,它也是中国最早传至欧洲的戏曲作品。 翻译的是法国人马若瑟( 1666年—1736年),他虽然省略了剧中的唱词,但故事情节基本不变。

后来法国神父杜赫德(1674—1743)又将该剧收入自己的《中华帝国全志》,于1735年发表。接着,《赵氏孤儿》还有两个版本:一是1736年理查德德•布鲁克斯本;二是格林和格瑟利在1738年到1741年本。都依据马若瑟本改编,并由此引起了欧洲的“中国风”。在1741年到1759年之间,该剧并出现了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等改编版。

期间最重要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五幕剧改本(L'orphelinde la Maison de Tchao,1735年出版)。他把发生在春秋时的故事移到元朝初年,描述成吉思汗灭宋之后,入京搜寻宋朝皇帝遗孤,以斩草除根。前朝遗臣张惕为救孤,欲用自己孩子顶替,张惕之妻伊达梅不忍亲子去死,便向成吉思汗求情。伊达梅是成吉思汗年轻时的情人。成吉思汗旧情复燃,以娶伊达梅为条件答应赦免,但伊达梅对自己的丈夫忠贞不渝。最后,成吉思汗被张惕的忠义行为感动,收了宋朝遗孤和张惕之子为义子,并请张惕留在朝廷做官。所以:中华文明感化了蒙古游牧民族。 这个本子在欧洲甚为轰动,但是又被认为偏离了原来“孤儿”的主题。英京剧作家阿瑟•墨菲乃在伏尔泰的基础上改编:20年前,成吉思汗进入汉地,对前朝的皇亲国戚进行了大屠杀,仅剩下一个孤儿,被遗臣尚德收为养子,其名字也被改成爱顿。尚德的亲生儿子则被送给高丽的一名隐士,起名叫哈默特。20年之后,哈默特在反抗成吉思汗的战争中被俘。成吉思汗疑哈默特为前朝遗孤,对尚德严加审问。尚德为了保护遗孤,忍痛割爱,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尚德遭到酷刑,其妻自杀,真正的遗孤爱顿为报家仇国恨,在格斗中杀死了成吉思汗。

德国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歌德(1749—1832)则又根据《赵氏孤儿》原本后半部改编的剧本《埃尔泊若》,于1783年出版。 歌德曾在1827年与他的秘书艾克曼的谈话录中明确指出,“中国作品中的人物,其思想、行为与我们几乎一样,不需读多久,我们就觉得和他们一样。”他还认为,“正由于这种道德礼俗的调节,才使中国能保持几千年的历史,同时还能继续维持下去。”换言之,他认为该剧表现了文明的“普世价值”。

其后意大利歌剧作家梅塔斯塔齐奥(1698—1782)又改编《赵氏孤儿》,名为《中国英雄》,1748年出版。全部用诗体写成,文辞优美,结构严谨,文学价值较高。 《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接受史大抵如此。由其接受状况而言,报恩主题虽然极具中国性,但显然也极能触动欧洲人的灵魂。现代人写的任何一部小说或剧本,都比不上这个传统的报恩的故事呢!所以,我们应该继续讲演这样的故事,无论是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中!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五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现为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