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史中的吕布:数顶黑锅背千年 一步走错千古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3 17:2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姓家奴”无疑是吕布头上最大的一顶黑锅,再加上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唯利是视、勇而无谋、爱诸将妇等等,似乎所有贬义词都可用在他的身上。

然而,通过正史分析,这一切又似乎包涵着太多“落井下石”的意味,更有着太多特意维护统治着的意志导向。反观吕布的一生,一路走来被数人不断利用,又不断遭人狂踩而死,死后还要背着数顶千年黑锅,可谓三国名将中的悲催代表。

吕布杀丁原,而非杀义父,虽是人生最大污点,但也合情合理,为何世人老爱以此说事?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据三国志记载,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丁原没有来并州之前,吕布便以“骁武”在州里任职。虽然不知道当时任什么职务,但是根据军阀张扬对他的态度来看,吕布当时的职务绝对是军职。

那么,吕布在此之前究竟身份地位如何,丁原“以布为主簿”到底算不算“亲待”呢?

据《后汉纪》记载,东汉灵帝时期,并州刺史张懿被入侵的胡人杀死后,丁原经大将军何进举荐为并州刺史。而在此之前,张杨(阳)就在张懿的麾下任武猛从事(刺史属官,掌领兵事)。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杨因护送汉献帝返回洛阳,被封为大司马。

192年5月22日,吕布杀董卓两个月后,长安被董卓的旧将李傕、郭汜等人攻破,虽然吕布率数百人逃了出来,却受到了朝廷的“悬赏通缉”。

吕布剧照

吕布第一个想要投靠的对象是袁术,但是袁术认为他“反复无常”,不愿接纳。吕布只好投靠河内张杨,当他在张杨处待了不长时间后,又投奔了袁绍,当袁绍猜忌想要杀害他时,他又逃到了河内张杨处。特别是在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亲征徐州吕布时,由于张杨的军队无法前往,只好出兵呼应吕布,以牵制曹操的军力。张杨也因此被部将杨丑所杀,其部众被曹操收编。

根据张杨的这些举动不难看出,当初在并州掌领兵事的张杨,身份应该没有吕布高,或者吕布在战场上也曾救过张杨性命等,张杨这才非常尊重吕布,明显有以吕布马首是瞻的倾向。所以,当时的并州势力极有可能就掌握在吕布和张杨手中。要不然,丁原死后,吕布以小小的“主簿”身份,又怎么可能掌控并州军队,如:高顺、张辽等忠义之士也不可能跟随于他。

作为新上任的并州刺史丁原,想要站稳脚跟,势必就会拉拢当地的势力豪强,无疑“以布为主簿”就是其拉拢并州势力的一种手段。表面上看,吕布被丁原视为亲信,实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吕布对丁原也不可能存在感恩的想法,毕竟大家心中都很明白。丁原借助吕布立足,丁原实现了目标,但是以吕布“官迷”的心性,绝对想借助丁原与大将军何进的关系谋求个统领并州军事的朝廷任命身份。结果,吕布仅得个服侍人的小秘书职位,吕布能高兴才是怪事。

想想曾担任曹操丞相府主簿的杨修、大将军何进府主簿的陈琳、益州牧刘璋府主簿的黄权等,并没有任何的实权,反而有被收拢身边监视的嫌疑。

表面看,陈寿所讲的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确实没错,能放在自己身边作秘书,给任何人的感觉都是非常信任。但是,吕布的优点却是“虓虎之勇”、“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而丁原却给他一个文职岗位,怕是任何人都不会心存感激吧。

所以,丁原只是利用吕布,而并没有给予吕布实际的“亲信待遇”,又谈何“大见亲待”呢。

同时,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董卓被朝廷任命为并州牧,只是他没有受命,朝廷也没有下旨免去他的并州牧。但是,就在当年汉灵帝驾崩后,丁原受大将军何进相召,带兵进入洛阳,打算诛杀宦官,而丁原也被朝廷任命为执金吾(统领朝廷禁军,北军)。想想汉光武帝曾经的梦想:“仕宦当作执金吾”,可见执金吾的地位之高,但是吕布依旧还是那个小小的主簿,而丁原仍然想要控制吕布的并州军,这下绝对触及到了吕布的做人底线。

就在这时,并州名义上的老大并州牧董卓向正处在郁闷中的吕布抛来了“橄榄枝”,但有个条件就是杀掉丁原。当然了,董卓并没有用赤兔马引诱吕布,因为在此之前吕布的坐骑便是“赤兔马”。

此时,按道理来说,身为执金吾的丁原已不能算是吕布的直接领导,而董卓依旧还是他的最高领导,也可以说他是奉上官之命才杀的丁原。

但是,千不该、万不该,吕布亲手杀死原上级丁原以为“投名状”,更不该所投之人是世间公认的大魔头董卓。就算他当时找个“替死鬼”之类的,但他跟随的却是大魔头董卓,依旧难有好的结果。虽然,以下犯上在吕布生长的胡人地区不算什么,在乱世也多了去。但是在统治者眼中却是“十恶之一”中的“不义”,自然会被世人抓住“辫子”大书特书。例如:杜撰的丁原与吕布的父子关系,明显的“摸黑加强版”。

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自此,吕布便走上了一条黑暗的不归路。

吕布杀董卓,而非杀义父,本有诛杀“国贼”之功,为何反背“三姓家奴”、“反复无常”黑锅?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吕布杀死丁原后,被董卓封为骑都尉,秩比二千石,相当于从五品的朝廷官员。虽然,实现有了身份的转变,但他却跟错了人,选了一条不归路。

董卓为了进一步拉拢吕布,或者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并州集团的军事力量,他发誓说:“永远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对待吕布。”但并没有真正认吕布为义子,所以二人间或许存在父子之情,但并不存在父子关系。同时,董卓又将吕布放在了身边,担任起了贴身保镖的工作。此种做法,同当初丁原对吕布的做法何其相似。这也许就是吕布与董卓产生隔阂的开端,一旦董卓、吕布之间的蜜月期一过,稍有导火索相引,必然会暴发。

但是,董卓真将吕布当儿子看待了吗?

《魏典略》曰: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酒则骂之,以刀剑击之,不中。布恐终被害,乃先畜死士以戟刺卓。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

《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看看董卓都对吕布做了些什么,喝醉后拿吕布辱骂,并且还用刀剑砍杀吕布。为了一些小事情,又拿手戟掷向吕布。吕布可谓时时活在“挨骂屈辱”之中,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小命不保”。后来,他又与董卓身边的“侍婢”( 侍女、女婢)发生了男女关系。一些小事董卓都想杀他,这下又发生了有损董卓颜面的事情,心中自然就更加担心了。

吕布剧照

董卓对吕布所做的这些,那里像是父亲对儿子的做法。显然,董卓早已将之前的誓言丢到了脑后。从吕布逃出长安时的“数百士卒”来看,并州势力应该已被凉州势力吞并的非常厉害。也就是说,吕布的利用价值越来越小了,因此董卓才不拿他当回事。

就在这时,并州老乡王允找到了吕布,一番合计后,不但可以化解吕布的杀身之祸,而且还能壮大并州系的势力,更将成为了救国的大臣功。因此,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了董卓。

事后,王允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封温侯,假节,仪同三司,二人一同处理朝中事务。假如,王允能够控制局面,进而中兴汉室,吕布岂不成了中兴汉室的大功臣,谁又敢给他“三姓家奴”的黑锅背。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吕布仅仅享受了两个月的无上荣光,长安就被董卓的旧将李傕、郭汜等人攻破,自己仅带着数百人逃了出来,而且还成了朝廷的“通缉犯”。

虽然,丁原、董卓、王允都将吕布当枪来使,但所幸没有被踩,或没有机会来踩。

谁都想将吕布拿来当枪使,使过之后,还要狠踩一脚,为何吕布会落到如此悲催的结局呢?

世人常说,能被利用,证明自己有价值,总比没有价值好。但是,被利用后,还要被狠踩一脚,那可就不是价值而是悲催了。

陈宫将“流浪”的吕布推上了诸侯之位,却将失败的黑锅扣给了吕布。

吕布从长安逃出来后,最先想要投靠袁术,但是袁术根本看不上他。吕布只好逃到了河内太守张杨处。数日后,他离开张杨投靠袁绍,袁绍利用他打败了黑山张燕的精锐部队。但是,当袁绍看到他在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反过来又想杀掉吕布。吕布得到消息后,侥幸又回到了河内张杨处。

但是,吕布至始至终都没有图谋张杨河内以为根基的想法。相对到哪里图谋那里的刘备而言,吕布算得光明磊落的太多了。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陈宫趁曹操东征徐州之机,伙同从事中郎许汜、王楷,以及张邈、张超俩兄弟,反叛曹操。当时,陈宫得知吕布骁勇善战,又四处“流浪”,随机想借助吕布的武勇夺取空虚的兖州。因此,陈宫将吕布迎到了兖州,并推举他和张邈共同管理兖州。如果兖州确实被陈宫等人夺下,吕布也只能成为被利用的“傀儡”。

结果,曹操回军后,大破吕布、陈宫、张邈等人,张邈全族也被曹操诛杀。无奈之下,陈宫只好陪同吕布流浪到了徐州,幸好被刘备收留,屯军小沛。其实,立足未稳的刘备也想利用吕布帮他抵挡曹操,然后逐步吞并。

后来,下邳被曹操攻破后,陈宫被擒,临死之时,一句不提自己利用吕布,反怨吕布“不从宫言,以至于此。”

那么,吕布为何“不从宫言”,难道吕布真就那么昏聩?当然不是,因为陈宫做了对不起吕布的事情。

据《三国志·魏书·吕布传》引《英雄记》记载,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六月,吕布麾下将领郝萌发动叛乱,并带兵攻进了吕布的下邳府中。当时,慌乱的吕布拉着衣衫不整的老婆,从厕所翻墙爬进了高顺的营中。随后,高顺领兵平定了叛乱。郝萌的部将曹性(射瞎夏侯惇一只眼睛)告诉高顺:“萌受袁术谋”、“陈宫同谋”。当时,坐在旁边的陈宫面红耳赤。由于吕布打算与袁术结盟,还需要陈宫从中周旋,并未追究此事。此后,高顺与陈宫颇有矛盾。

因此,对于“吃里爬外”的陈宫谋划,吕布又怎么可能完全相信。

曹操打算利用吕布,却被刘备一脚踩死,进而坐实吕布“反复小人”的黑锅之名。

下邳城破后,面对吕布投降,曹操确实有点动心,想将吕布这杆枪利用起来。但是,就在曹操犹豫之时,刘备突然跳了出来,并对曹操说了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直接将吕布踩进了地狱, “反复小人”的黑锅被直接扣在了头上。

那么,刘备为何甘当一回是非小人,也要对吕布“落井下石”呢?因为刘备在徐州的争夺战中败给了吕布,失去了立足的基业,因此怀恨在心,这才进行报复。

那么,吕布为何会落到如此悲催的结局呢?

说到三国时期的“反复小人”,谁又能与孟达相比,刘璋重用他,他反迎刘备入川,刘备重用他,他又反降曹丕,曹叡时期他又打算投降蜀汉。

说到“背信弃义”、“反复无常”、“唯利是视”,谁又能与刘备相比,公孙瓒拿他当兄弟看待,举荐他为平原相,但是当他看到徐州有利可图时,立马放弃公孙瓒,投靠徐州陶谦;并在公孙瓒与袁绍大战之时,既没有出一兵一卒相援,更没有言议上的支持。投靠曹操,曹操举荐他为豫州牧,给他钱粮和军队,但他却又图谋曹操。刘璋将他当宗族兄弟看待,信任有加,但他却在暗中图谋刘璋的益州。

吕布剧照

说到“好色,爱诸将妇”、“性多疑忌”,谁又能与曹操相比,征讨宛城张绣之时,差点因此丧命,而且造成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大将典韦被杀;攻破下邳后,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不是被曹操据为己有。

但是,为何这么多黑锅偏偏会扣在吕布头上呢?

一是,失败者的下场大都如是。如:袁绍、袁术、刘璋、公孙瓒等,后人能有几多好评。

二是,身份问题。第一方面,有过跟随国贼董卓混的污点,作为亲信的吕布,自然难逃历史的骂名;第二方面,杀董卓后,曾有过“仪同三司”的身份,投靠任何一方,都不好“安排”他;第三方面,诸侯身份,阻挡了其他诸侯的称霸之路,当然要被黑被灭。反观刘备,走到哪里就将自己“中山靖王”之后的“皇室帝冑”身份宣传到那里,这样高大上的身份,谁又会拒绝相交呢?

三是,政治方向摇摆不定。俗话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纵观吕布一生,到底是想投靠一方诸侯做个名将,还是想要成为一方诸侯争霸天下,或是想做个忠臣,或是想做个逆臣等,根本看不清他的政治方向。如果想成为一代名将,就应该投靠一个老大,忠心做个小弟,但他依丁原杀丁原、投董卓又杀董卓、投袁绍又想招兵买马壮大自身;如果想做个忠臣,就该有王允那样的忠汉举动,他反而当了一名逃兵;如果想做个逆臣,就应该像董卓、李傕、郭汜那样,作恶多端,但他与之相比反而更像个“君子”;如果想做个诸侯,就该有割据自立之志,但他却因陈登没有给他求来徐州牧之职而大怒,更没有夺取河内张杨之地以为根基的野心等。这样思想左右摇摆之人,无论在乱世,还是治世,只会落个被利用而不会被重用的下场,因为他就是一枚无法确定的“定时炸弹”。

由于这些原因,也就注定了吕布的悲催命运。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