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6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遗体捐赠、备好“身后物”、选墓地,这届00后如何对待死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 11:4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燃财经出品

作者丨张 琳 冯晓亭 马舒叶

编辑丨谢中秀

近期,“00后立遗嘱”突然成为热门讨论。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其中首次提及“00后”立遗嘱情况,2020-2021年立遗嘱的人群中,“00后”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

同时,虽然同所有年龄阶段的人一样,财产是遗嘱最重要的部分,比如白皮书就显示,“00后”立遗嘱人中,97.7%涉及银行存款。但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也被“00后”纳入遗嘱中,成为“身后”一项重要的财产安排。

又是一年清明节,在缅怀先祖的同时,也给了一个契机让人们思考和审视死亡。生老病死本是一种自然的生命历程,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对死亡是“敬而远之”、需要趋避的。在描述死亡时,人们也会用“去世”“走了”“归天”“与世长辞”等词进行避讳。

有90后的网友表示,在他的印象中,长辈对死亡较为忌讳,每每提到“死”这个词时,长辈便会以嗔怪的口气连连“呸呸呸”,表示所说为戏言、不可当真,尤其是在春节等节日里;还有不允许年幼的孩子去看望重病的老人等等禁忌。

父母们也不愿意跟孩子谈论死亡。根据《南方都市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家长中,仅有13.6%的人会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而超过60%的家长选择避而不答。

这样的生死观让很多人学会了敬畏死亡、珍惜生命。但也让更多人害怕死亡、从未正视过死亡,在面对死亡时显得手足无措、无法自处。在“追问生命尊严:医学的使命与关怀”的专题圆桌会上,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但这一届年轻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似乎正在变化,他们不但对于死亡的话题毫不避讳,甚至会在生命之花最绚烂的时候提前规划“身后事”,生前立遗嘱,讨论遗体捐献、生态安葬、网络悼念、骨灰钻石等“告别”方式。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洪涛曾介绍,在国内首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施予受”上,从2014年3月成立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志愿登记人数已达1352576人。其中,90后成为主力,人数比例超过了53%。值得注意的是,刚刚成年的00后也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器官捐献贡献力量。

关于活着,死亡也许是最好的老师。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本期小酒馆,燃财经和几位00后聊了聊他们的生死观,他们中有的人感叹于“大体老师”的伟大,用遗体捐赠志愿书当自己的成人礼;有的人12岁就立了遗嘱;有的人因为目睹了奶奶“身后事”的荒唐一幕,从大三开始每年生日增添一件“身后物”;有的人因为好朋友意外离世,15岁就为自己选好了墓地……

名为谈死,实为论生。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当越来越多年轻人认识到这一点,并认真思考自己的“身后事”,再反过来影响并建立自己对学业、事业、人生、家庭和社会的更深层次的认知,也许会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我的成人礼是遗体捐赠志愿书

雨婷丨2002年出生 医学院大二学生

最近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大家开始讨论起“遗体捐赠”,有用户表示,“当生命不复存在时,还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其实我就是遗体捐赠的一员。我在18岁(2020年)签订了遗体捐赠志愿书,作为送给自己的“成年礼”。而做出这个选择,可能也跟我的亲人,以及我所学的专业有关系。

我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医生,受他们的影响,从医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医学院大二在读的学生。15岁那年,我最爱的爷爷去世了,弥留之际,爷爷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他老人家去世后,部分身体器官被捐赠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这件事也让我大受震撼,也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18岁那年,我考上了医学院。医学院校的临床专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接受基础医学的学习,而人体解剖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遗体捐献者安静地躺着,虽然不说话,却用躯体展示人体的奥秘,让学生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他们被尊称为 “大体老师”。

虽然现在捐献者的数量较以往有所提高,但谈到遗体捐献,特别是在手术台上供教学使用,仍有很多人感到不理解和排斥,所以,很多医学院校都存在遗体紧缺的情况。

我觉得“大体老师”特别伟大,他们把自己珍惜了一辈子的身体捐献出来,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机会,让我们能够探索真实的人体结构,让我们在以后真正走向救人岗位的时候可以少犯错。我也想在自己死后成为其中的一员,让自己的遗体发挥更大的价值。

于是我和父母沟通,将想法告诉了父母。但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虽然我爸爸也是医生,但当父母听到我想登记遗体捐赠的时候,也一时接受不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方面,爷爷是自然死亡前进行的捐赠,我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捐赠不吉利,另一方面,假设我出了意外,他们不仅要面临失去我的痛苦,而且连遗体也不能拥有,这对他们将是巨大的打击。

遗体捐赠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也需要征得亲属的同意才能签下志愿书。我通过不断沟通让父母知道我并不是一时冲动,是我经过认真思考后的决定。父母才最终选择尊重我的意愿,很快,我顺利地通过了红十字会遗体捐赠申请。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宁愿我身上划上千刀万刀,也不愿在患者身上划错一刀”,他们至死还在育人,大体老师是超越死亡的存在,死后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更有意义。

年租迷你仓,放的都是“身后物”

橙子丨2000年出生 互联网运营

在奶奶去世前,我从未考虑过是否要拥有陪我离去的“身后物”。直到大二,一向硬朗的奶奶突发脑溢血,医院抢救宣布无效,临去时奶奶张着嘴巴说不出一个字,手却指向爸爸。

“你奶奶是要安排她的身后事。”爸爸说。印象中奶奶极度爱美,有许多陪嫁的首饰,奶奶生前就多次和爸爸说过,要带着这些宝贝一起走。可姑姑却不同意,还在葬礼上大闹了一场,因为没有明确遗嘱,最后奶奶最爱的这批首饰被姑姑全部拿走转卖。

看着葬礼上吵红了脸的姑姑,我第一次产生了提前安排“身后事”的想法。如果哪天我像奶奶一样突然离开,那么我能拥有让珍爱的东西陪我一起离开的决定权吗?我难以想象自己珍藏的东西会被别人夺走、卖掉,于是我决定要早早安排陪我离去的“身后物”。

我第一时间就购买了行李箱,将所有珍爱的物品保存了起来。作为一个重度恋物癖者,我自小就收集了很多限量娃娃、闺蜜送我的手写信、寄托回忆的手织物等等,时间一长,行李箱已经堆了好几个。而这些东西我都随身携带,所以即使离开家乡,来北京实习,狭窄的出租屋里,仅行李箱就占了小半个房间。

后来,我偶然发现了可以按天租赁的迷你仓,便宜的一个月租金才80元,贵的也才200元,1立方米的空间就能放6个大行李箱,完全能够解决空间拥挤的问题,如果按年长租,价格会更低。

我很快按年租下了一个1立方米的迷你仓。从大三开始,每到生日的时候,我都会为离开后的自己购入一件“身后物”放进迷你仓,去年我买了Dior经典款的香水,今年我买的是某小众手作坊的定制绸面鞋。

图/某迷你仓官方图 来源/橙子提供

对我而言,我无法决定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但却可以决定被珍爱的物品簇拥着快乐的离开。在不断收集“身后物”的日子里,我找到了一种面对生活更平静的心态。

12岁那年,爸妈带我立遗嘱

苍苍丨2003年出生 大学在读

12岁那年(2015年),我就被爸妈带去了西交民巷的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进行了遗嘱登记。

爸妈选择这样做,一是因为12岁在我老家的风俗里是极其重要的年份,过了12岁,就代表不再是小孩子,要为自己负责;二是我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没有规划的人,平时起床上学都要拖拉,即使父母很多次和我谈心,我也总是觉得自己还小,不必想得那么远。

所以爸妈决定带我进行遗嘱登记,也让我对未来、对人生有些规划。记得那一年我刚过完12岁生日,父母就带我去参加了中华遗嘱库每周四举办的公益讲座。

参加公益讲座的大多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也有一些80后的叔叔阿姨,年龄最小的我听得十分震撼。通过讲座我才了解到,原来遗嘱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了,不但能够传达愿望,还能向家人传达爱意。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足够的规划吗?”“我能够成为一个为家人、为后代留下可传承、可分享的事物的人吗?”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过去的我无非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和生活,从没有考虑过未来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为我的家人留下什么。或许这份遗嘱,就是我规划自己人生的开始。

想清楚后,12岁的我迅速整理好了勉强可以称作财产的所有物品,去中华遗嘱库立下了第一份遗嘱。在我的遗嘱中,我写到,把压岁钱留给爷爷奶奶,如果有天我离开,这笔钱会以每周一束鲜花的形式送给他们;此外收藏的高达送给最好的朋友……等等。

这份遗嘱也对我的人生观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立下遗嘱后,我每周都会陪爷爷奶奶去赶早集、逛花市,珍惜和他们的相处时光,对待学习也更积极主动。

此后,我的遗嘱就安静地躺在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直到2021年,我18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过世,我的遗嘱没有对象了,于是进行了修改,用自己攒下的钱订购了墓园每月修缮的服务,而剩下的钱,我设立了个人基金,在我离开后会每月给爸爸妈妈送上一件惊喜礼物。

遗嘱让我对人生有了认识和规划,也改变着我为人处世的方式。同时,在我的带动下,不少朋友都开始立下遗嘱。对我而言,一份遗嘱会让我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更清晰的规划,我不再害怕意外,因为我已经做了设想和安排。

社交账号、货币存款和宠物

我都找好了托付的人

维尼李丨2000年出生 研一

在我18岁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的“身后事”该怎么处理。直到18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和家里人吵了一架的我想出门透透气,结果带在身上的手机因为电量耗尽自动关机了。

家里人却因为联系不上我,担心我出事。不止张罗亲朋好友出门找我,还想通过我的社交圈朋友来得知我的去向。我在外头湖边公园遛弯、晃悠到凌晨才到家,到家后家人没跟我说什么,但我回家插上手机充上电打开微信,弹窗了好多个好友的消息。

一开始我还很懵,但通过翻看聊天记录我才理清楚事情脉络。我父母通过我登录微信的笔记本电脑,找了我列表中近一周有联系的好友询问我的情况,甚至还找到了我当时大学男友连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话。

通过他们聊天内容,我大致清楚我父母将我和我男友之间过往所有聊天内容都看过了,其中还不乏一些很隐私的谈话。

也就是这件事的发生,让我觉得莫名慌张,如果哪天我不幸离开人世,那么我的社交应用会不会被翻个底朝天?我无法想象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呈现出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另一面、聊天记录、日志等个人隐私被其他人看到的情形。于是,我决定将我的社交账号都托付给我信任的朋友,如果哪天真有意外发生,请让这位朋友给我清空我社交平台上的一切内容。

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我发小,她和我父母也都有交集,我哪天真出事了她也会是第一时间知道的。等我将社交账号和密码都同步给我发小时,我又想到我氪了很多金的换装养成游戏,想起我给“女儿”重金买的那么多套美丽衣服,我要真走了这不浪费了?于是我将这游戏的账号和密码告诉了我大学同学。

后来在大二的时候我又养了几只乌龟和两只珍珠鸟,最近这对珍珠鸟还生了小鸟崽崽。看着这窝小生命,虽然大概率它们会走我前头,但万一呢?于是我将这些小宠物托付给了我现在的男友,希望这些小生命能够永远有个饲养员。

现在的我,依旧会定期和我相中的“继承者”同步我的“财产”信息,像账号密码更换或者新增什么账号都会告知对方。虽然他们觉得我这是杞人忧天,但我觉得世事无常,我这只是防患于未然。

15岁的时候,我为自己选好了墓地

知知丨2002年出生 大学在读

虽然我现在才20岁,距离死亡或许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但我其实已经选好了我的墓地,就在我爸爸妈妈为他们选的墓地旁边。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我15岁,最好的朋友因为车祸意外去世之时。那时候我才高中,这位朋友也是跟我从小玩到大的,本来以为未来还有很多个日子一起度过。但没想到,一场车祸意外地夺走了他的生命。当时接到他父母的电话时,我的耳朵嗡嗡作响、脑袋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后来,在家哭了两天的我,红肿着眼睛被父母带去了朋友的墓地,他的父母也在墓旁。几天不见,他的父母都消瘦得可怕。我默默在墓碑前放下一捧花,看着墓碑上的他永远停在了15岁。站在他的墓碑前,我忍不住嚎啕大哭,却被他妈妈温柔地抱进了怀里。“没关系,你想他就来看他,他在这里陪着我们。”简短的一句话,让我的情感有了寄托,我逐渐停止了哭泣。

不久后他的父母在墓地旁买了相邻的位置,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去墓地看望。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忽然意识到,在死亡面前,人是那样渺小,如果有一天我或者我的父母遇到了意外,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离他们近一点。

于是趁活着定下墓地的念头涌上了我的心头。得益于我们家对生死之事比较豁达,在我的要求下,父母很快带着我去了墓园,我为自己选好了墓地,旁边就是爸爸妈妈的位置。选好墓地回家的时候,妈妈一路上牢牢抓着我的手,迎着阳光的我们心情却并不沉重。

过去,我总觉得墓地阴森又恐怖,可经历过朋友的意外去世,我突然明白,也许逝去的人逝去了,但是他们还能以另一种形式陪在我们身边,被我们怀念。现在的我,每年都会在清明和父母一起去扫墓,去看看我那个永远15岁的朋友,也会看看自己选好的那块墓地。

怀念着,也被怀念,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经历三次“死里逃生”

将每天都当最后一天好好过

继业 | 2002年出生 自由职业

别看我现在才20岁,但用我妈的话说,我是个死过3次的人了。

前两回我都没什么印象,都是听我妈说的,第一回是三四岁时,爷爷背着我同时他还蹲下想抱起我姐姐,结果就是我头朝地往前栽了过去,据说当场我就口吐白沫晕过去了。第二回是我上小学一年级时,那时回老家过暑假跟着邻居跑去鱼塘玩,差点陷进淤泥淹死,好在有看鱼塘的大爷给救了起来。

第三次“死里逃生”则是在三年前,所以我仍保留着深刻印象。那天就在我打算过马路时,一辆丝毫不减速右转的泥头车将对面横穿马路的一辆摩托车整个卷进了车底。根据当时的车距判断,我只要走快一步,就会卷进车底被压成一坨肉泥。

目睹车祸现场的我,在家休养了足足一星期,那段时间里我只要一闭眼想的都是我血肉模糊的样子。学校在知道这件事后还特意给我找来了心理老师安抚我,在心理辅导下我算是慢慢走出了阴影。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给自己暗示,这条命是我“捡”回来的,因此每天一睁眼都觉得自己这一天是赚到的。

这也让我开始把“每一天都当人生中最后一天来过”,每次出门都要将身份证、银行卡甚至护照都放身上,也不爱发朋友圈和短视频。而且对父母、身边亲友态度都变得柔和好多,我会认真倾听我父母的建议,甚至在事后填报大学志愿时,为了多陪家人,我选择留在省会读书,为的就是每周高铁一个半小时到家和父母吃个饭。

我身边的朋友也不太理解为什么我如此固执,但屡次“死里逃生”、经历生死后,我也确实觉得只要用心过好每一天就行,人死了就应该赤条条地走,身上带着一些证件和全副身家的银行卡也是为了防止哪天真出了意外后家人来认领。我的社交平台账号密码也不打算与人共享,虚拟世界里的物件最好还是跟着我一起脱离这世界,我可不愿意死后还被人窥探我的生活。

*题图及部分文内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中雨婷、橙子、苍苍、维尼李、知知、继业为化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