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勇敢》一书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2 18:4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勇敢》一书 (散文)    李振凯(2)

我,作为共青团员,对主流社会的右运动不理解,抱消极情绪。一九五九年初中毕业因“政治上不够开朗”,未任何高级学校录取。在校时,一同窗友说他很多小说,羡慕余,图书馆阅了他说那些书。家绥拉菲莫维支的巨著《勇敢》书馆没有。回农村后,有次我在一个小镇的书看到仅存一本的精装本《勇敢》,定价十元,很昂贵,买不起。我身上有钱,是队里卖了头耕牛的钱,不敢用,用了一时也还不起。猶豫再三,着牙把书下了。想了个办法,当天没回家,到我工作夫那里借了钱才回。    那年我花了三天时间手不释卷看完了。边看,激动得心潮澎湃。那书写的是全苏联的共青团员,响应苏维埃号召,从四面八方奔赴西北利亚建设“共青城”的可歌可故事。他们在天寒地冻、僻而荒凉的地建一座新的城市,困难可想而知。他们中人来繁华的都市,有机器工人,有火车司机,有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有集体农庄的庄员,大多都来自条件舒适的家庭。他们中有极个别人在那恶劣的条件下经不起考验,当了“逃兵”,绝大多数人都坚持继续与天地作斗争。读完以后书中年轻的主人公群体个个都以勇敢、可爱、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形象留在我心里。他们的集体主义、乐观主义、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成了我尔后人生的楷模;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收获充满共同理想的爱情,以及共青城建成后过着的那充滿幸福且忘我工作的生活,成了我终生追求的目标。    在农村,我也希望溶入到国家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自己的青春。那时,新疆、西藏、北大荒、海南岛、西双版纳都需要有一定文化的人,可惜我没碰到机会。我只好以“盲流”的方式加入开发大西北的洪流。因没筹足旅费,在不到兰州的上查票时被乗警截,当做“盲流”人员遣送回原籍。后来我又去了江西寻找《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以同样方式被遣送为家。以后我两次报名参军,尤其是蒋介石反攻大陆时,国家紧急征集兵员,一些退伍军人都归了队,我满怀为国献身的激情名入伍,都因政审过不了关,没能成为一名军人。我是共青団员,在任何逆境中,我都不忘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誓言,尤其《勇敢》一书中那些苏联共青团的奋斗精神时时在鞭策着我。    十年动乱,我被顺理成章送进了监狱,度过了八年“美好”时光。    监狱,是人生最感耻辱的地方,我也一样。当我真正溶入到那个集体以后,我的法产生了突变,我仿佛感到自也象《勇敢》里那些苏联共青団一样,有了一个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一切。我被分配在加工车间学车工,因学习技术进步快,又安排我开铣床铇床、镗床后来又安排我去描图绘图。因我爱好写作,还让我去办展览、编《劳改小报》。为了学好车工技术,我自学了初中未学过的三角函数、对数……。从事机械生产,是我在农村寐以求的向往,感到自已虽配不上称产业工人,也和产业工人一样为新生的创造着物财富引以为自豪。监狱也有一个基本和谐,能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也共青城的建设者一样,为了共同目标,开展动竞赛,你追我赶人生的价值在那里得到了升华。尤其幸运的是,在农村我爱读书却无买书,也很难借到书。在监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书应有尽有,包括《资本论》那样的巨著虽然不是我原来爱着的文艺书,但兴趣广泛,只要有书,我都爱不释手。八年下来,我几成了半个马列主义“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仿了八年没拿到文凭的大学。    出狱后,接着得到纠错,我做了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业余时间我写小说、散文、诗歌,搞书法创作,有些在报刊上发表并获奖。退休后我给两家民企做了几年技术顾问,并写完了一部待出版的长篇小说,还兼做民诉讼代理人。我的余热在这些领域得到了散发。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八年监狱生活的熏陶。我感谢书本,它让我牢固地树立了集体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在逆境中不气馁、不计得失/不屈不挠的奋斗的精神。
我尤其感谢!(2015-04-30)
(附注:李振凯  退休工人     电话 18607492414 )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