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女子准备迈一步前进,没想到自己没站住,顺势还把前方的红衣男子往下带。
注意,这时虽然俩人身体不受控,但离溪流下面的深坑还很远。
说是迟那时快,坐木梯上抽烟的带帽男子去拉了一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14821AAC31C1F3027E1EDCE5C352CB19B4442AA0_size3176_w409_h650.gif)
这个动作很关键,有不少网友分析,他本意是好的,看到有人跌倒了后,把绳子拉直,再把人拉上来;
但他那一下动作,可能导致落水者受力不均,更容易失去重心往下跌了。
无论如何,现在两位落水者来到了深坑边缘。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F2A5EA2221D02A3836BCEA42053815FA034EAF8E_size3742_w345_h660.gif)
第20秒,另一位蓝衣男子也抽了口烟准备过来帮忙。
虽然落水两人已经到了深渊边缘,但即使到了视频里第35秒,从举止上看,大家都比较“闲庭信步”,没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好像横渡终将成功。
然而当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复盘,会发现从第39秒开始,情况急转直下。
女子两条腿都快卷入深渊里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E568CD8D575CD5ED218CB3D3B104A5D434D05792_size5059_w429_h696.gif)
死亡V字越来越明显;
![](https://d.ifengimg.com/w598_h65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AEB7E4500309EBC75882CD857F9D44B7703D3BC6_size38_w598_h650.jpg)
接着红衣男子也被带进深坑了。
第41秒,女子几乎全身进入深坑里。
第45秒,绳索紧绷,女子只能露出一些身形。
![](https://d.ifengimg.com/w316_h417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380081A78E3DEADAC8CF9EB9842D45A99FBF3773_size22_w316_h417.jpg)
右侧两人拉着绳索,但石道上准备下来的人停在楼梯上。
绳索越来越紧绷,形势也越来越恶化。
第51秒,隐约出现女生的双腿,这表明她在本能驱使下努力蹬水。同时,木梯上的人决定来拉绳索。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227B03A68E4CC1FC28A5288DD2E52D1F1602D359_size3580_w416_h700.gif)
第56秒,男子和女子一样都沉入水中,几乎看不到他们。
1分01秒,红衣男子再次发力,试图抱着女子跃出水面。
![](https://d.ifengimg.com/w317_h491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CD6EBDF3ABC8A76633E99E49EF3315C737D2402C_size29_w317_h491.jpg)
这时候镜头往左移了点,原来左侧也有至少两人在拉绳。但他们都没法把水中的一男一女拽高10厘米。
镜头里声音嘈杂,其中有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我们去帮忙一下吧?”
时间来到了1分30秒,众人齐声喊一二三拉绳,确实帮到落水者露了一下头。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1FC106512A800D8CCFF950E87DF479EEC123FB12_size5767_w455_h777.gif)
然而效果并没有多大,可能原因在于水流。
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此时前后1分钟内水流变化,可见水域面积更大,白色激流也更多了。
![](https://d.ifengimg.com/w778_h580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C0464B81B8C957DAB307A8A98477FF7A140C1352_size68_w778_h580.jpg)
大家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更好救援,场面僵住了。
第3分06秒,伴随清脆的嘣一声,绳索断了,视频里的人声表示,两位落水者被冲了下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307683A376B23A36FEB855EEB1F5243CC494ED79_size4767_w424_h630.gif)
然后就是最新的死亡报道。
似乎此事该划上句号了。
然而即使如此的悲剧,但几乎没什么评论同情他们,指责他们活该的言论倒是挺多的。
这和他们不专业,不敬畏自然有关。
首先是路线选择问题。
石人峡不是景区,已经废弃,但通往石人峡的道路是开放的。
网上各种视频表明,出事地点背后的深坑很危险,下面有溶洞、漩涡,基本下去就出不来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A42B76EAAD4940CA9BD30E820B08CBF6235748E4_size6714_w377_h608.gif)
同时,石人峡不是“华山一条路”,它有一些多选的小桥或者石道的,甚至于就在出事地点不远处。
再考虑一下当天的天气情况。
“这两天雨水较多,一度有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216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3173F87FA1486CCBA031C6B43151325190956B92_size201_w1080_h216.png)
俩人下水时,溪水越积越多,冲击力已经很大了。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害怕不想去,害怕不敢过的话,那就真的不应该过。
但女子和男子偏偏不。
好了,你一定要强行横渡,也不是不行。
你的户外能力行不行,你的装备到不到位,但得提前评估一下。
没成想,他们在装备上就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事后报道渡河绳索不专业,只是普通的扁的绳子,需要纯靠人力来拉。但当时碰上大水流,就完全不够用了。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493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DB718B89715A7B3F87408C76D3642119F402B9AE_size338_w1080_h493.png)
这说明红衣男队员,据说是领队,在装备选择上纯在侥幸心理,这是对团队的不负责。
同时他也没有为女子着想,很明显这位女子户外经验和能力严重不足。
因为她入水后很快就滑倒了,此后几乎没有站稳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D9208F3A8BCD36EF544AB2A26CF3CBF574F699BF_size3180_w416_h665.gif)
更想不通的是,她在如此险要的情况下还背着包,戴着帽子。
可见这位女队员,严重错估了自己的能力。
即使到这时候,他们也可以原路返回,毕竟害怕不敢过的话,那就真的不应该过。
但可能是周围队员说没问题的,肯定能走的,以前走来走去都没问题。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498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0C0EA54E0E5D4209F5642C5FE18E4850BA0A6905_size67_w1080_h498.jpg)
以前水少的河谷是这样的,路程很短,而且底下路线比较固定和结实,按部就班地走,三五步就到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0758F083866386E309734DF9E0CE0907B7B02B82_size3891_w606_h433.gif)
何况现在水位也还没过膝盖,比以前的情况似乎还要安全。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F2354B7F69951474CA118C4D45D067D2F5AFA39B_size2785_w442_h553.gif)
(2021年6月,其他网友的经历)
再加上身边的男队员很专业,还有两边的队员随时接应,各种补救措施看来都很到位。
一定会没事,一切很安全,这样的信念应该是女子当时给自己不断灌输的。
但她实在没考虑自己是一个没有特别强能力的人,看到那么湍急的水流就不应该再往前走了。
否则一个接一个的侥幸心理很容易在突发情况下爆雷的。
结果也证明队友一个接一个不靠谱。
那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啊。
但跟水杠上的驴友,似乎还挺多的。
我在短视频网站上随便刷刷就有,还都是最近的。
有网友发视频说在同安六怪谷溯溪,虽然镜头里看不到深坑,但水流明显不小,拉绳的几人又只是捏着。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B6CF796B720FED7642FC20AA11E159AF9EE7B5D1_size4090_w433_h769.gif)
这时候石头滑,水流急,路况不熟都会带来安全风险。
然而驴友们毫无在乎自己经验足不足,自己装备够不够。
一名驴友的诞生,就注定一个本可以没有危险的地方却总能另辟蹊径出现危险。
怎么做呢?有两种方法。
一个办法是故意去挑好路里的险境。
一位上了年纪的女队员,拿着登山杖,硬要走陡峭水流。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A38C150FA4262C2AB8D034D310E2ADB4233242B3_size2979_w640_h368.gif)
我以为只是偶然,没想到他们专门在山林里打卡溪流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5AD922E04F5DB8C19699C1C6616CB01E526B372B_size5751_w640_h360.gif)
不是溪流,咱还不去;
只有去过了,才能在朋友圈发一个文案暗示诗和远方就在脚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DCDD0931DF3CBBE3037B442BB603DA02CC38DFFA_size4255_w640_h373.gif)
这样的溪流可能没想象中的大,但摔一跤对任何人来说可能是个影响一生的事。
另一个办法是PUA队员。
你不上,你就没胆子,你没胆子那凭啥做我队友。
![](https://d.ifengimg.com/w383_h720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FA16E63139F21E64DE4FC7DE1257BB38935C486B_size499_w383_h720.png)
于是就不设绳索,专挑激流,靠队友手牵手构成所谓的防线。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E4EFA2C15E1B711E82F761F41D6AE68B83564DB8_size4264_w640_h363.gif)
这样情况下,只考虑培养团队感情,而不考虑激流冲倒了队员怎么办。
所以表面上是“雨后追大瀑布机不可失”,实际上更像是没事找事。
![](https://d.ifengimg.com/w499_h983_ablur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BE63C53FC15D578E7FE128A30FF278CDE17AD4B9_size484_w499_h983.png)
当然很多时候队员也是自愿的。
但装作是勇士,比别人早点直面危险,真的好吗?
亲近自然,又不是亲近死神。
我一直以为,量力而行作为户外活动的基本准则,应该人尽皆知吧。
现在才发现不是的。
而且还往往不是专业远动员乐于去玩命;偏偏一些户外博主和普通人不听劝。
实际上,一次两次浪费逃生机会,只会导致别人想救也救不你。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4/49FDAA3A370BF4DA133D32533E39D4377C1EFFDD_size9105_w620_h450.gif)
你真有九条命吗,想必不是这样。
所以即使一万个不愿意听,我觉得这几个原则还得强调一下:
1,谨小慎微,猥琐发育,也是一种本事。
2,不熟悉的路,一定得找个向导,找熟悉的人,找靠谱的人带你走完。
3,不要跟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对抗,它们就是身体给你的信号,要听话。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845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4/9446603D2B3A5BC265322BE3535BD534480EDB36_size614_w1080_h845.png)
这些都能让你在以后人生里看到更多风景。
要知道,在可怕的自然面前,做个正常人是再安全不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