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蝉鸣又起,青衿之志可期。今年的毕业典礼,“名场面”和“显眼包”层出不穷:穿“派大星”人偶服上场,掏出香槟与老师干杯,为女校长簪花戴云肩…… 毕业典礼上花式“整活”,是不是有失体统?当然不是! 大学的毕业典礼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重要并不等于非得要一本正经,严肃呆板。社会学者韩炳哲认为,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间”。我们不要忘了,学生才是毕业典礼的主角,主角希望以更具个性的方式纪念这个“神圣时间”,从而将“神圣时间”铭刻在生命里,这不但应该允许,而且还值得张扬。 从这些花式“整活”中,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个性表达和乐观的精神状态。如果年轻人千人一面,因循守旧,木讷呆滞,不敢越雷池一步,像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那么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从何而来?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花式“整活”,展示独具匠心的创意,呈现一个特立独行的我,取悦自己,惊艳众人,未越边界,这样的年轻人,值得期待。无需忧心忡忡,当年穿喇叭裤、跳霹雳舞的年轻人,并没有成为垮掉的一代。 更令人欣慰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花式“整活”,大学的老师虽然瞬间尬住,可是他们非但没有严厉批评,反而微笑而呆萌地配合着学生的“表演”。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这样融洽而温情的师生关系,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呢?同时,现场的掌声、老师的笑容,让人沉浸式地体味到了大学开放和包容的文化精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景象,其来有自,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的教育里,我们过于强调苦痛的价值,“学海无涯苦作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诸如此类。扫兴的父母,扫兴的老师,扫兴的众人,在这样扫兴的氛围里,当感受到一点快乐的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自己真是“罪莫大焉”。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其本质并不是让人陷入苦痛,而应该是使人快乐和幸福。人生不如意,或十之八九,但我们要常念“一二”呀!毕业典礼上花式“整活”,我想,这也是年轻人表达和创造人生“一二”的重要方式之一。 毕业在即,没人能真正预见未来的样子。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至少还有这段回忆够深刻。花式“整活”,让毕业典礼在庄重典雅的“诗”的底色上,有了“小令”的活泼、灵动和乐趣,岂不美哉? 作者:刘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