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有网友发帖称,其5岁孩子在广州一医院住院3天,出院时医院开具的出院记录婚姻一栏写着“已婚”。当天,记者联系到涉事医院儿科住院部,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是写错了,会反馈给管床医生进行处理。(7月22日《燕赵都市报》) 一名5岁男童的出院记录中,竟然被标“已婚”,令人匪夷所思。儿童的治疗方法、用药剂量等,显然与成人大不相同,医疗文书出错无疑增加了风险。笔者认为,医疗文书马虎不得,规避医疗风险当从小处重视,在医疗每一个环节,必须尽量做到百分百准确,才能防范和规避风险,保障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近年来,随着电子医疗文书普及,类似荒唐的错误时常出现。比如,年迈的老大爷,被诊断患有妇科病;明明是一名女性,却被诊断前列腺疾病等等,让人大跌眼镜。目前,许多电子医疗文书通常有一个模板,可以方便医生根据病情,快速书写医疗文书。然而,部分医生怎么方便怎么来,或复制粘贴照搬模板的内容,或直接将其他患者同类病情的电子医疗文书改个姓名,如此不负责任的操作,很容易出现漏改、与当事患者实际情况不符等错误。5岁男童的出院记录被标“已婚”,或就属于这类情形,医生在复制粘贴中忘了修改,以致出现不该有的错误。 或许,有人认为,医生工作十分繁忙,一天看病数十上百患者,一个人管几张病床,仅书写病历一项,就可能疲于应付,医疗文书出现一些小错误,只要不耽误治疗,应该可以谅解,没必要“上纲上线”。但是,小错误如果不重视,久而久之,医疗文书上错误“满天飞”,医疗风险也就会越来越大。比如,病人姓名张冠李戴,护士用药同样会张冠李戴,这样用错药的情形,不仅无益于患者治疗,甚至会加重病情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救治患者必须从书写医疗文书小处重视,尽量做到百分百准确,才能“对症下药”,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医疗领域“三查七对”制度,就是要提醒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核对,但通常以纸质医疗文书为载体,比如纸质医嘱、护士抄录在纸上的药单等,再通过与实体(如药品、床头卡、注射单等)进行核对,从而确保精准无误。而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电子医疗文书,大都由医生直接签发,缺乏多人和多环节的审核,也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因而,针对电子医疗文书的监督和核对方面存在的漏洞,各大医疗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堵住漏洞。 患者健康容不得出错。首先,电子医疗文书同样可以采取“三查七对”制度,在网上多人审核后才能签发,尽可能减少常识性错误;其次,在使用医疗文书模板和复制粘贴等功能方面予以规范和限制,同时通过智能软件对一些明显不符合常理的地方进行识别和提醒,医生未改正前不予审核通过,从而避免类似5岁男童“已婚”的差错。此外,加强医疗文书质量考核工作,并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经常出错不仅要予以相应行政处罚,经济收入也将受到影响,从而倒逼医务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总之,多措并举,让医疗文书准确无误,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丁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