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生意”的公平何在?
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火爆,为强力支持GDP的连年递增立下奇功。地方政府和官员无不看重房地产大业在政绩中的份量,无不窃喜财政收入的暴利。在房地产业链条的另一端,农村集体土地大量向“国有化”、“城市化”源源不断流转,全力助推“土地财政”模式。在现有法规和体制条件下,各地充分利用“国家垄断”优势,向农村连征占带购买。在内地三线城市可以3万元一亩的土地价格从农民手中完成初始“交易”,随后可以至少50万元以上的“市场价”售出。在深圳,这种巨差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权威信息和数据证明不争事实,有些地方财政收入70%来自房地产收入。比登火星还难的是,搜遍百度,尚看不到房价成本的明细账。这里不难看出垄断的神威和谁在行使神威的垄断,谁是利益盛宴的座上宾。为此看来,如何幻想房价能走下虎背,房产大业风光无限的光影下农民情何以堪?
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唯一载体,是不可多得难以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党领导工农革命带血的圣果,是农民的祖业命根,本应相依为命存亡与共,但既然是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既然是公平的市场行为,廉价和不公难道是农民的“专利”?土地炒出了黄金万两,全肥了财政腰包长了开发商的膘,农民难道是永远不许姓“赵”的贱命?
土地廉价易主后,有的在长GDP,有的在长荒草,有的被变相囤积等待天价伺机出手,有的直接成了豪门王国贵族领地,不过大多数成了地方政府的聚宝盆,无法否认的是,原始低价的土地繁殖了多少伪公仆真贪官!
沧海桑田,人间正道;桑田沧海,知向谁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