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朋友圈成隐形简历,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6 14: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入三月,人才市场依旧火热。记者采访湖北武汉市多场招聘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招聘官收下简历后,还要加求职者的微信好友。职场人士介绍,“这是面试官试图通过朋友圈了解更真实的你

  求职在本质上是一个符号互动的过程,仅仅依靠简历或者简单的面试招聘官依然难以准确、全面地对求职者进行分析和判断。说到底,简历和面试都会遭遇求职者的“印象管理”,招聘官看到的是一个精心装扮的被美化的求职者;至于“真我”和“镜中我”的契合程度到底有多高,需要招聘官多一些“打捞”幕后故事的渠道。“朋友圈成隐形简历”,就为招聘官提供了另外一扇窗户。  戴上面具的“镜中我”,通常都和真实的求职者有一定的差距。在工具理性和“捷径心态”的驱使下,不少求职者都会对简历进行“过度包装”。不论是夸大其词,还是穿凿附会,抑或无中生有,一些求职者为了给自己“贴金”,往往会使出各种手段。正是因为简历、面试符号互动的失真、失准,才会让一些招聘官想褪去求职者“浮夸的面纱”。

  “朋友圈成隐形简历”的初衷,在于通过进入一个相对封闭、私密的“第三空间”,了解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求职者。透过求职者先前发布的文字、图片以及分享的内容,招聘官可以对求职者的兴趣偏好、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从而超越求职者的“镜中我”,找到他们的“真我”。  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求职者所说的、所写的,招聘官不可避免会将信将疑。为了打破信息不对称,许多招聘官都会想办法。笔者在求职的过程中,至少有两家单位的招聘官当面告诉我,在收到简历之后他们会在互联网上搜索求职者的相关信息,以验证求职者有没有“自说自话”。与之类似,“朋友圈成隐形简历”也是为了打破招聘官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通过朋友圈这一“隐形简历”,招聘者来打捞求职者的“真我”尽管有一定的功效,却不能简单、生硬地“一锤定音”。毕竟,朋友圈的表达尽管有“真我”的一面,也有“镜中我”的一面;被过度利用的朋友圈,不仅是一个真实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是一个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在朋友圈看到的求职者,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真我”。

  用人单位想选到合适的人才,求职者想找到一个“好东家”,双方想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对方,并没有“原罪”。褪去“印象管理”的面具,打破信息不对称,“朋友圈成隐形简历”有一定的作用;只有对求职者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评估,招聘官和求职者才能真正地“各取所需”。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