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本学期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辞退学生宿舍保洁员,学生自主打扫宿舍、走廊、楼梯,学校称,此举是为增强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该举措引来学生不满,不少宿舍垃圾成堆。有同学直言,自己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厕所的。还有同学认为应该把行政楼保洁员也撤掉,校长带头自行保洁。校长回应,初衷是为了让大学生通过劳动懂得艰辛、分享成果。 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初衷看似不错,理由也冠冕堂皇,但学生为什么不高兴?因为所谓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都不是凭空从天下掉下来的,也不是校长一拍脑袋、大手一挥,学生就能有的。主人翁意识从来就是“权责相称”的产物。昌大校方一再强调学生的责任,反之,学生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多大权限参与校园管理的民主决策,包括有关校园保洁的决策呢?在欧美及港台高校,学生自主的学生会是校务管理的核心部门。学生有多投入,与学生的话事权有多大是相关的。这种校务民主的气氛,可以说在内地高校中尚未成形。 具体到昌大学生自主保洁推行不畅的现象,与其说是学生懒惰、积极性不够,除了权责不相称,不如说是校园空间设计不理想,学生住宿环境公私不分的结果。国外有些高校,学生拥有单独卧室,客厅厨房则共享,那么学生自觉清理共用部分,垃圾运送处理交由公共部门解决,以实现学习任务与生活承担,还有学业时间管理上的平衡。 内地学生宿舍,大部分学生的私人空间只有自己的一张床位而已,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保洁是个人事务,理所应该。然而公共部分比如寝室清洁,全看寝室氛围或者室友自律。至于公共卫生间和楼道保洁,学生管理困难更大一些,牵涉到不同年级院系宿舍间的协调,交给保洁员,是一个省事的办法。 让学生自我管理,不靠拍脑袋、喊口号,要靠科学设计与权利义务平衡。不能搞“一刀切”,把所有保洁事务都推给学生;也不能搞平均主义,不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相应制度,你叫大家来管,最后变成谁也不管。国人多有集体食堂、“大锅饭”的记忆,而现状是,大多数高校学生宿舍就是个公私界限模糊的“大锅饭”,学生并没有多少私人空间,舍友之间生活习惯、性情涵养的差异都会让管理出现问题。“自主保洁”表面上一大二公,但实则谁也没有积极性,小小的保洁问题,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我并不是鼓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学校强调学生的责任意识,那么校方的责任意识在哪里呢?学校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在校园和住宿的软硬件方面,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尊严和隐私呢?不能一方面让学生“学雷锋”,轮到学生呼吁学校给宿舍装空调,学校说你们慢慢玩我先走了。撂下一句话就让学生自我管理,把校园空间设计和管理问题全盘推给学生,这不是作育英才,是撂担子。假如学生四年见不到校长一面,无法参与学校管理,无法对校务发表意见,你让学生做主人翁,发扬大公无私精神,学生就想,我干吗要听一个我见不着的人指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