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岂能让“知产流氓”猖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8 14: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7日,阿里对外宣布首次针对利用虚假投诉、骚扰、勒索淘宝商家的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发布封杀令。阿里方面称,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因多次对商家进行虚假投诉,成为首个遭封杀对象。阿里决定在全平台停止受理“网卫”代理发起的任何知产投诉…(2月7日《法制日报》)

杭州网卫的成立时间不长,不过其来头似乎不小。作为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与其合作的品牌方之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企业,如松下,美商海盗船等国内外品牌。不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己任的“守望者”,此时却“扮猪吃象”玩起了“灯下黑”,利用知识保护之名行虚假投诉之实,以此从中获取非法利益。通过故意虚假陈述、伪造凭证和恶意抢注商标等方法,对合法商家发起虚假投诉,造成商品下架乃至商家被迫关店,其“流氓行径”不太光彩。

俗话说,不怕流氓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有专业背景和技术优势的专业公司,一旦“耍起流氓”就会威力巨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2016年阿里巴巴平台总计发现有恶意投诉行为的权利人账户5862个,近103万商家和超600万条商品链接遭受恶意投诉,造成卖家损失达1.07亿元,这其间不乏杭州网卫这样的“大痂“。一方面,恶意投诉让电商平台方耗力巨大,甚至陷于疲于奔命之态。在打假本就任务繁重而与外界期待有差距的情况下,恶意投诉会加剧行业生态恶化,并对公众正面评判形成误导。另一方面,恶意投诉危及了整个行业生态,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逼得一些店家承担过大的负面成本,虚假投诉骚扰勒索对正常经营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包括NIKE等品牌权利方被恶意抢注,甚至“微信”商标证明和马化腾签名都被伪造,恶意投诉行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恶意投诉并非阿里巴巴一家所面临的困境,以电商为核心的整个新兴行业都会有类似的遭遇。从技术上看,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巧用亚马逊规则可以有效的破解恶意投诉,不过“因祸得福”的幸运并不容易降临,绝大多数情况下,包括平台打假方,都可能被恶意投诉搞得焦头烂额。你这边还在费神劳力进行证据真实性鉴别,那边对方又批量上报投诉。更何况,一方面法律要求电商平台必须建立的通知—删除机制,落实责任的优先性原则。另一方面,很多合谋策划或者经技术处理的虚假投诉,即便有极高的防范和区分技术,也无法避免“误判误伤“。比如恶意投诉者先在品牌店购买了正规产品,不过收货之后给予掉包,或者在批量之中夹杂一些赝品,商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平台方也无从辨别和分清是非,被恶意投诉方牵着鼻子走。

如果杭州网卫不是犯事太多、批量炮制而引起众怒,并在平台方的大数据下显露原形,其可能还会变本加厉,与一些经销商合谋,继续充当打击对手的“打手”。之所以“恶意者”如此有恃无恐,一个因素是法律规定有欠缺,恶意行为的后果风险较小。恶意与非恶意的界限是什么,其法律认定的标准是什么,有什么法律风险与救济途径,缺乏具体的规定和限定。另一个因素则在于,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包括品牌合作方和供应商在内的其他主体,对恶意投诉的破坏性认识不足,没有唇亡齿寒的生态保护之忧。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没有健康的经营环境和良好的商业秩序,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假货非法牟利之际,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真品牌。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的“易粪相食“,破坏了社会信任,从根上扰乱了市场秩序。阿里封杀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那是基于责任和道义。但必须看到,保护一个健康的电商环境,实现新经济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只有各方具备了唇亡齿寒的忧患感和命运共同体认知,才能在履行自我职责、健全行政立法和强化社会共治方面,达成共识和形成合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共打一场歼灭战和攻坚战。作者:刀笔有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