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员看《人民的名义》写观后感,有益吗?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4: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在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多火?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中,该剧的内容成了考题。导演李路介绍,“现在好多单位都出红头文件了,(要求)集体收看,副处级以上干部7点半准时收看。”据报道,河南周口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收看这部电视剧,还要写一定字数的观后感。

同样是看戏,有人看热闹,有人看门道。综合多家媒体报道,不止是河南周口,其他一些地方也对公务员提出了类似要求,如新疆乌苏市要求把观看《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项政治学习任务;一些地方的街道办、社区和高校,都围绕观看《人民的名义》开展了各项活动。

《人民的名义》引发全民追剧,原因很多。首先,离不开制作者的精益求精,包含着编剧、导演、演员等各个环节的努力。好的剧本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剧本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编剧,周梅森在这部片子中,真正体现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其次,则是周梅森自己讲的,《人民的名义》大热其实是来自现实反腐打下的人心基础。现实中的反腐有了突破,反腐剧方能触动人心,这是探讨《人民的名义》大热,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素材来源。有人说,现实反腐中有太多精彩的故事,编剧根本不用怎么“编”,将精彩起伏的反腐现实搬到剧本中就行了。诚如是。但在事实上,《人民的名义》讲的是反腐,远远不止是反腐。这部电视剧,不仅有着对人性的描摹,而且有着对制度的追问;不仅有着对F·B的揭露,而且有着对权力的思考。在电视剧中,“孙连城”常被拿来与“李达康”对比,其中反映的为官不为问题,同样切中了权力痛点。这也说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启示。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真应该看看《人民的名义》。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组织集中观看,不能理解为是一种赶时髦,更不能理解为是一种搞运动,而应该从中看到对反腐倡廉的重视,看到对加强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视。这种重视,与刷新吏治的努力一脉相承,显然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想想现实中,很多地方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政教育馆去参观学习,也就理解了良苦用心。

要想达到好的效果,观后感必不可少。据说现在网上已经出现了范文,一些电商平台上还出现了代写观后感、读后感。这自然是不行的。党员干部看剧写观后,重在自我提升,重在防微杜渐,而不是应付交差事。观后感有很多写法,最重要的带着思考写。现实比电视剧还要复杂,现实中的廉政建设也比电视剧还要复杂。只有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只有提高思想认识做到“永不沾”,这才能避免被资本围猎,避免成为“人民的敌人”。因此,党员干部不仅要看《人民的名义》,要写读后感,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写出自己的思考,写出自己的心得。

《人民的名义》受追捧并非偶然,也不是人为炒作的结果,观看《人民的名义》不是赶时髦,而是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因此写《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也并非形式主义,也不只是为了“交差”。当然,该剧集数太多,有的情节进展过于缓慢,党员干部工作之余时间有限,要把该剧全部看完可能有难度,如果做出一个精华版,更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观看需求。即便如此,选择性看几集,不看电视看小说,也是可以的。重要的是,要看而有思,思而有得,得而有进,如果只是为了看而看,为写观后感而写,观看该剧的意义就打折扣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