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熊老人”越来越多?是老龄社会的“不适症”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09: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熊老人”的新闻屡屡刷屏。澎湃新闻报道,近日,辽宁沈阳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大学生拎着的鞋盒不小心碰到了坐着的老人,女生也道了歉,但老人怒气值爆表,破口大骂。

今天,人民日报官微又转发一则小视频:6月7日,浙江海宁一位大爷在公交车上大声放音乐,还抠脚,司机提醒大爷小声一点,注意文明,结果被大爷吼了一路,“我天天坐公交,没有驾驶员像你这样说我!呸!我不要你说!”

结合此前诸多搅动舆论的事件(如仲大军事件),很多人想不通,这是为什么?公共场合不时有老人“上头条”:碰瓷、抢座、打骂、猥亵女性……当我们还没能处理好“熊孩子”的时候,一扭头,部分本该慈祥善良的老人却纷纷变成了“熊老人”。

不要认为这是一种新闻扎堆儿产生的“印象强化”,也不是什么“标签化”,而是时时刻刻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件。每个人都无法逃避,都是在场者,都可能成为“熊老人”发飙的对象。

客观讲,很多老人事情无多,精力仍健,而以往人生中积累的太多憋屈、隐忍、不满情绪,也因为老了而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而当他们发现社会对他们并无任何制约办法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可以说,“熊老人”突然涌现,本质上是一种老人面对老龄化社会的“不适症”。

至少在目前而言,我们社会的很多老人还不知道怎样做老人,更不知道在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行为。这种冲突,可能是一种力量的寻找,但更多是一种价值的迷失。

他们只是举着尊老敬老的旗幡,却不知道,任何尊敬都是双向的,年龄、胡子可能是一种足以自傲的资历,但却并不必然意味着可以收获尊敬,更不要说可以肆意妄为;他们可能会带着过往的情绪继续走在社会上,却不知道,生命中的每一段都有每一段的边界,年轻时候不可以做的,老了以后同样不可以做。

也因此,学会做老人,学会做好人,应该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绝大命题。老人本身的问题,社会有责任包容、帮助他们,而我们每个成年人也应该从现在开始,多一些边界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

这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老龄化才刚刚开始,“熊老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并正在展现它超强的渗透、浸染乃至覆盖能力。

据人社部权威数据披露,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15.5%。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左右,中国老龄人口比例会达到峰值,超过4亿人,即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而当城市化与老龄化出现叠加效应,则未来的几十年,必然会出现一个老人占据绝对优势的社会。

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相应的,也会有什么样的“熊老人”。我们当然应该指责那些为老不尊的“熊老人”,但同时,也应该反观自身,检点一下自己的身上,是不是存在目前“熊老人”身上固有的某些特质,并克服之。既然我们齐声指责“坏人变老”,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学做一个好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