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4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在北京街头乞讨的老人是人人喊打的国家罪人!而这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
有两位最受世人崇拜的圣人,
一位是文圣人孔子,
另一位是武圣人关羽。
可是你知道吗?
除了文圣武圣,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理圣人。

他是中国物理界的一代宗师,
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
他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
中国的23位两弹元勋
一半,都是他的门生。
可如此伟大的他却成了国家罪人,
晚年沦落到在中关村街头乞讨,
他的名字更是被所有人都遗忘。

如今,他的沉冤终于得到昭雪,
蒙在他英名上的灰尘已被掸除,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我们也终于可以在此,
忠实地记下真实的他。

他,就是叶企孙


叶企孙原名叶鸿眷,号企孙,
1898年7月16日出生于上海,
这是书香门弟,也是官宦之家,
祖父是清朝的五品官吏,
父亲则是一位博学的举人,
也是一位教育家,精研国学,
曾受清政府派遣赴日本考察教育,
归国后创办新式学校,致力于现代教育,
先后在几个学校担任教师、校长职务。

7岁时,母亲突然病逝,
丧妻之痛使父亲也身染重病,
于是父亲早早立下遗嘱,
以作后代的“修身” 指南:
慎择友、静学广才、行已俭、
待人恕、勿吸鸦片、勿奸淫、
勿赌博、勿嗜酒、勿贪财。
这份遗嘱被他视为,
父亲留给他一生最宝贵的遗产,
他精心珍藏,一生奉行不渝。

他是一个绝世奇才,
在学业上强悍至极。

出身书香门第使他幼承庭训,
熟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
而在开明父亲的教导下,
他对西方科学文化亦涉猎广泛。
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学养,
使他成为了清华学堂的第一批学生。
那时的他,还不到13岁!

即使在群英荟萃的清华园,
他仍是其中的佼佼者,
刚进清华不久,他就在日记中,
写下这样的座右铭:
惜光阴、习勤劳、
节嗜欲、慎交游、戒烟酒。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受尽西方列强欺凌,
他为此痛心而忧愤,
意识到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实业不振,
而实业不振是由于科学在中国不发达,
他曾在日记里,写道:
“要想洗刷民族的耻辱,
要祖国强盛,
必须加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
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从那时起,科学救国,
成了伴随他一生的信念。

1913年叶企孙报考清华学校时留影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
还成立了清华校史上,
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
在他的带领下,科学社非常活跃,
早期清华毕业生中有许多人,
在选择专业时都受到了科学社的影响。

1918年,20岁的他从清华毕业,
与同船的200多名清华学子赴美留学,
他们无一不是神情肃穆,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
告别祖国不是为了去西方享受,
而是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祖国同胞。
他们都在心里默默地,
立下了这样的誓言: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
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
别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一句奋然无悔,
忍不住让人热泪盈眶!
后来,这200多名清华学子,
都为中国的科学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到达美国后,他先进入芝加哥大学,
物理系学习实验物理学,
师从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P•W•布里奇曼。
在当时许多留美学生中,
只有极少数人像他这样,
高瞻远瞩地意识到物理的重要性。

在美国他仍是学霸作风,
短短两年时间,便以优异成绩,
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不久后,他又转入哈佛,
研究生期间,
他和导师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
震惊西方科学界,
被世界物理学界沿用了整整16年,
他的博士论文被科学界广泛引用。
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被载入,
现代世界自然科学学术著作中,
那一年,他不过才23岁。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
如果他继续留在美国,
等待他的必将是大好的前途,
他会成为世界物理界的一颗新星,
假以时日,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大有希望。
可他没有忘记当初的理想,
义无反顾地拒绝美国各大名校的邀请,
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他深知,中国要强大需要的是,
一个科学家群体的力量,
仅靠一个科学家难以改换天地,
他希望能在祖国,
这片自己深爱的土地上,
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振兴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1923年,他应聘执教于,
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
开始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

1925年,他被清华聘为物理科副教授,
不久后,便创建了清华物理系,
从执教开始,他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


他讲课其实略有口吃,
而且语调也没有特别吸引人之处,
然而他对物理概念的透辟理解,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学生王大珩曾这样评价:
在思路上,叶老往往讲出我们,
看书不易领会的要点,
他不是通过内容的堆砌来讲授,
而是通过提纲掣领式的讲述,
这样整个课程的基本概念、
框架结构就都有了,
在这点上,他所有的学生,
大概没有不推崇他的。

他讲同一个课题,
每年所举的例子都不相同,
甚至不同班次的都不相同,
因为他总是要在自己的讲义中,
随时补充进最新的例子和最近的发展成果。
这种授课方式,
很接近国外那些高水平的教授。

他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改造实验设备,
他相信这样培养的学生有创造力,
不然只会花钱去国外引进设备,
而中国恰恰是缺乏科学研究的传统,
学风崇尚清淡,而鄙夷动手,
他的物理系有自己专门的工厂,
他的学生虽然是念物理理论,
可车床、刨床、钻床等技能也无所不能

课堂之外,
他经常邀请清寒学子到家里做客,
那些年,在他的住所里,
能听到的尽是他与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他会将每个学生的特点,
在小本本上记录下来,
正是因为他对每个学生的细心观察,
他总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给予精心点拨,并结合祖国需要,
找到学生们未来,最为适合的发展方向,
人们都说:他比学生自己还了解学生。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教授,
都挣扎在饥饿线上,
他却硬是省出生活费,
买糖果糕点招待来听课的全体同学。
在狂轰滥炸中,他鼓励联大的学生们:
困难是暂时的,抗战一定会胜利,
你们要锻炼好身体,将来为祖国争光!


他曾在看了当时初中文凭的,
华罗庚的数学论文后,
力排众议将他提携,
让原本在店里算账的华罗庚,
当上了算学系的助理研究员。
我国数学界从此,
多了一个闪亮世界的星辰。

后来华罗庚每当提起恩师,
总是激动,而深情地说:
道及叶企老,不觉泪盈眶,
他对我的爱护是说不尽的。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钱伟长历史、国文满分,
数理化英语合计却才25分,
可他却被破格录取,
他经常指引钱伟长不要着急,
能学好文史,也一定能学好数学、物理。
正因为他,中国又多了一位物理大师。

李政道在西南联大考试的试卷,
是由他批阅的,答得非常漂亮,
本应只扣2分,可他却故意多扣了15分,
因为他知道李政道不重视实验,
他希望能借此提醒李政道自己的短处所在。

李政道的电磁学考卷

而当联大得到两个赴美留学的名额时,
他力荐当时才读大学二年级、
年仅19岁的李政道,
这在当时引起一片轰动,
而这个决定,也彻底改变了李政道的人生。

李政道后来经常回忆说:
叶师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
更是影响我一生科学成就的恩师。
他在西南联大给我的教诲和厚爱,
对我后来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发展,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钱学森也是他的门生,
钱学森本是来学习铁道机械工程的,
经受他的引导,才改为航空工程。
考虑到钱学森在国内,
学的是铁路机械工程,
出国留学却是航空工程,
他就特地安排钱学森,
在清华大学补修航空专业,
还让他直接住到自己家里补习。
这才有了后来闻名世界的中国原子弹之父。


王淦昌是个热血青年,
1926年3月18日,
清华、燕京和女师大的同学们,
向北洋段祺瑞政府请愿,
游行队伍走到天安门,
竟遭军警开枪镇压,许多学生都牺牲了。
那一天,王淦昌也去了,
好在没什么危险平安回到学校,
可当他看到王淦昌身上的血迹后,
一向寡言少语温良平和的他,
突然激动万分地大声斥责:
谁叫你去的?你知道现在大学生很少,
你能够进大学,成为国家的人才,
将来成为国家很重要的人才,
为国家做贡献,你这么白白去送死干嘛?
说着说着,他泪如雨下……

看着泪流满面的老师,
王淦昌感到很内疚,说
从那一天起,
爱国和科学紧密相关,
从此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决定了他后来一生的道路。
淦昌,核科学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

1925年,清华筹设大学部,
他被聘为物理科副教授,
开始着手网罗名师,创建物理系,
他常对自己的学生们说:
“我的课上的不好,对不住你们,
但你们放心,我给你们找来的老师,
绝对每一个都比我强。”

193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全体职工合影

当时清华园里,
他名气大,能力也极强,
可他举贤自让,先后辞去了,
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的职务,
坚持让吴有训担任重职,
自己则退居一般的教授,
他还坚决要求吴有训的工资比自己高。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你争我夺,
文人之间更是有相轻的毛病,
很多事情搞不起来,
都是消耗在内耗上面。
可清华园在他的带领下,
教授们都团结一致,不分你我。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第一个在国际物理学界做出一流贡献的中国人

到抗战爆发前他为清华,
先后聘请了熊庆来、吴有训、
萨本栋、张子高、周培源等,
一大批有名的科学家到清华任教。
在他的努力下,30年代,
清华大学理学院的教授阵容已属国内前列,
从此之后,
我国物理学之栋梁多出于清华大学。

到30年代中期,清华物理系已是精英荟萃,
集中了一批有一批年轻有为的物理学家,
在清华建校史上,以招徕人才引进师资,
而成为佳话美谈的,除了他无出其右者。

而他能一网打尽天下名师,
正是因为他没有门户之见,
一心以培养中国科技人才为己任。

他努力的成果辉煌到震惊世界,
他一手打造的清华物理系,
这座恢宏的科学殿堂,
以他一贯的科学救国思想,
运筹帷幄,筚路蓝缕,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
完成了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的储备。
从他门下走出的科学家几乎都成为了,
中国各科研行业的拓荒者与奠基人。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
是他的学生林家翘。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
是他的学生戴振铎。
在世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
是他的得意门生。
“中国卫星第一功臣”赵九章,
也是他的学生,
“两弹一星”的元勋中,
13人与他有师承关系,
9人是他的弟子,
他一共培养了79名院士。

他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门生撑起中国科学界的半边天!


可作为师者、伯乐,他的名字,
却被历史的尘沙淹没,
甚至晚景凄凉
……

他终身未娶,视学生为己出,
与他感情最深的一位学生是熊大缜。
熊大缜天资聪慧,
曾完成一项红外摄影试验,
之前还没有中国人能做出来。
1937年,熊大缜考取赴德留学名额,
可就在这时,“七七事变”爆发,
熊大缜毅然放弃出国机会,
决定投笔从戎。

熊大缜

当熊大缜突然对老师说要去冀中抗日时,
他犹豫了,他知道这学生,
在河北没有依靠相熟的人,
又没有政治经验,但是国难当头,
他只能送他去,
之后他常神思郁郁,心绪茫然。
还好学生到达冀中抗日根据地后,
很快得到器重,
组织了技术研究社,利用专业知识,
为部队制造烈性炸药、地雷等军需品。

我们所熟悉的电影《地雷战》里,
看到的巧妙设计地雷的全是农民,
而其实真正的幕后英雄,
却是以熊大缜为代表的清华师生。

熊大缜希望他为冀中,
介绍技术人才和购买军用物资,
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四处奔波物色技术人才,
动员他们前往冀中投身抗日。
他还以“唐士”笔名发表文章,
呼吁大家去冀中抗日。

当冀中出现技术上的困准时,
他又冒着生命危险,
为冀中购买军用物资,
其中有医药、炸药原料等等。
购买这些物资所用款项三万多元,
也是由他四处募捐筹集来的。

1939年,国共两党关系恶化,
熊大缜被当时政府诬陷为特务,
被秘密逮捕,在没有调查核实,
没有经过法定程序的情况下,
熊大缜被判处以枪决。

面对死亡,面对这天大的奇冤,
熊大缜却极其坦然,在临死前,
因为深知子弹对于抗战的重要性,
居然诚恳地建议省下一粒子弹,
去打日本鬼子,
自己则宁愿被石头砸死。
就这样,他的爱徒熊大缜,
被石块活活砸死,年仅26岁!


爱徒的陨落让他痛彻心扉,
可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爱徒的命运,
更是为他带来了极大的厄运。

新中国成立前夕,无党无派的他,
拒绝了国民党邀其去台湾的邀请,
毅然决定留在北京清华园,
他对新中国满怀无限的希望,
开始为爱徒多方呼吁,
希望能还熊大缜一个清白,
可等到那场大浩劫袭来之时,
他不仅没有洗清爱徒的冤屈,
自己还被推理成了特务头子。

在国家宴请科学家聚会上留下的珍贵镜头

他被揪斗、审查,被关进牛棚,
肉体上的折磨,人格上的侮辱,
使他身心备受摧残,
他精神近乎崩溃,得了幻听症,
天天“听”到造反派们,
在广播里点名批判他。

1968年,更让他绝望的厄运降临,
他被逮捕,关押时间长达一年多,
谁也不知道当时,
他在关押期间里都发生了什么?
等到1969年他被放出来时,
已经完全变了个样,
昔日神采奕奕的翩翩公子,
神情麻木,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腰已弯到90度,小便失禁,
双腿肿胀如小桶,
脚肿得也穿不上鞋
……
他被送回学校后,
学校继续对他的“特务问题”进行审查,
工资停发,只发少量生活费,
家也被抄,而且住房也已易主。

渐渐地,
一位贤师彻底从讲台上消失了,
在北京中关村的街头,
多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

他弓着背,穿着破棉鞋,踯躅街头,
有时在一家店铺买两个小苹果,
边走边啃,碰到熟知的学生便说:
“你有钱给我几个。”
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有次,钱三强在马路上碰到他,
赶紧走过去跟他说话,
他却一下子弹开了,对钱三强说:
“以后你再碰上我,不要跟我说话了,
省得连累你。”
说完就急冲冲的离开。

几年之后,他的学生张之翔,
在校外一所公寓中找到了他。
张之翔曾回忆说:“他已经不认识我了,
我说我是之翔阿,他说哦哦,坐坐。
他坐在藤椅上,就给我看这个腿,
两个腿肿得很厉害,走不了路,
可他也没有发牢骚,很平静的,
可是人已经不像个人形了!
我也没有多少好说的,
我说先生多多保重,
我就,我就……我就离开了,
以后再也没有看到他,
说完,张之翔已经泪流满面……

在那个人性毁灭的时代,
他以坚韧的毅力顽强地支撑,
从不因委屈而向任何人倾诉。
他的侄子说他从没对任何人,
讲过自己的悲惨,
他的看法好像是:
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
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
宁可时代负我,我决不负时代!

1973年,他病情加重,需动手术治疗,
医生警告到:若不及时采取措施,
肾脏随时可能坏死,然而他却认为,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无需治疗。

也许他已尝够了这一世的世态炎凉,
这个世界,他毫无留恋……

1977年1月13日,
在寒冷的冬日里,
一代宗师叶企孙,
孤身惨淡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终年79岁……

直至弥留之际,他还意识模糊地,
喃喃念道:回清华,回清华……

他逝世的消息,
所有报刊均没予刊登,
大师般的他宛若消散的烟尘,
从此被彻底遗忘,不为人知,
叶企孙,作为一个人,
仿佛从未来过这个世界……

直到1987年,
他才洗尽冤屈,终得平反,
此时距老人去世已整整10年。
1992年,
王淦昌、王大珩、吴健雄等在内的,
127名海内外著名中国学者联名,
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
联名者平均年龄高达72岁

他一生未婚,亦无子无嗣,
将毕生精力,
都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
他以身之微芒,照亮天下,
在中华大地播撒无数种子,
为我们留下了最丰厚的遗产!

盛世中国下的今天,
他是我们知道最晚,了解最少,
却对中国科学界贡献最大的大师,
他也是被我们这个时代,
抛弃最远的大师!
而他的荣耀与贡献,
不应该再被掩埋在历史的灰烬中,
今天7月16日,
是他119岁的诞辰,
请让我们一起记住他的名字:
叶企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