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类气功、非气功和伪气功的区别
蒋成博
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两次气功热以来,养生功、保健功、健身功、体操功、瑜伽功和伪气功相继出现,由于缺乏明确的概念范畴和分界标准,出现真伪难辨,鱼目混珠的局面。根据浓缩中国传统 文化精华;保持中国传统气功本义;经得起科学实验检验;经得起应用实践检验“四大标准”,我们重点区分一下气功与类气功,气功与非气功,气功与伪气功的不同,以明其是非曲直。
一、什么是类气功?
类气功是指练功的指导思想、观念或理念与气功迥然不同,练功方法与气功类似或相同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养生功、健身功、保健功、体操功和瑜伽功。
(一)养生功。
养生功是指以古今养生理念为指南,以养生为主要目的的各种锻炼方法。它不同与气功养生或养生气功。
养生功的概念范畴大于气功,气功与养生功的交集,形成气功养生或养生气功。
气功养生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为基本模式的养生方式。
因此,养生功只有在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为基本模式进行锻炼时,才属于气功的范畴,否则,只能说是养生锻炼。
(二)保健功。
保健功是指以古今保健运动理念为指南,以保持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各种锻炼方法。它不同于保健气功。
保健气功是指以古今气功保健理念为指南,以保持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气功锻炼方法。
保健气功与保健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遵循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模式进行的气功保健运动;后者是一种以古今保健运动理念为指南,以运动保健模式为基础的保健运动,属于类气功的范畴,而不属于气功。
(三)健身功。
健身功是指以古今健身运动理念为指南,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各种锻炼方法。它不同于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是指以古今气功健身理念为指南,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气功锻炼方法。
健身气功与健身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遵循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模式进行的气功健身运动;后者是一种以古今健身运动理念为指南,以运动健身模式为基础的健身运动,属于类气功的范畴,而不属于气功。
(四)体操功。
体操功是指以古今体操运动理念为指南,以 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各种锻炼方法。包括广播体操、健身体操、艺术体操和各类广场舞。
气功锻炼与体操功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遵循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模式进行的气功锻炼;后者是一种以古今体操运动理念为指南,以娱乐健身、保健、平衡运动模式为基础的体操运动,属于类气功的范畴,而不属于气功。
(五)瑜伽功。
瑜伽功是指以印度古代哲学理念为指南,以心身形协调运动模式为基础,以促进心身健康为目的的各种锻炼方法。不同瑜伽体系使用的锻炼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
瑜伽(Yoga)起源于印度,是古代印度哲学弥曼差等六大派中的一派。瑜伽是梵文词,意思是自我(atna)和原始动因(the original)的结合(the anion)或一致(oneness)。各种瑜伽体系的终极目标都是帮助人们实现这种瑜伽境界。
从广义讲,瑜伽是哲学,从狭义讲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运动。现在人们说的瑜伽,一般是指练功方法,用来增进人们的身体、心智和精神健康。
瑜伽的体系类型主要包括以下7大体系:
1、哈他瑜伽(又称诃陀瑜伽HathaYoga)——是身体洁净、呼吸和各种体格锻炼方法的体系。
2、八分支瑜伽(AstangaYoga,又称王瑜伽Raja Yoga)——包括姿势锻炼、呼吸、冥想等由八部组成的瑜伽体系。
3、智瑜伽(Jnana Yoga)——是探讨真与非真、恒常与暂时、生命力与物质的哲学思辨体系。
4、咀多罗瑜伽(TantraYoga)——主要修炼方法在于把性的能量向内和向上运行并加以回收的瑜伽体系。
5、语音冥想瑜伽(MnanaYoga)——是意守瑜伽语音的锻炼体系。
6、实践瑜伽(Karma Yoga,或译业瑜伽)——是无私活动或工作的体系。
7、爱心服务瑜伽(BhaktiYoga)——对绝对整体(the Absolute Whole)的奉献服务体系。
瑜伽和气功分属中印两个不同的文化范畴,指导思想存在本质差异,不可混为一谈。两者在练功方法上有互相借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交集。
瑜伽功是一种以印度古代哲学理念为指南,以心身形协调运动模式为基础,以促进心身健康为目的锻炼方法,它不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气”为标志,不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模式为基础,属于类气功或非气功的范畴,而不属于气功。把印度瑜伽等同于中国气功,或者把瑜伽诠释为“气功与冥想”的锻炼方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练习瑜伽功法时,只有彻底抛弃自身核心理念,以中国传统的气文化为基础,以“气”为标志,以人——气符号互动循环修炼模式为基础,用气功基本理念指导锻炼,才属于气功锻炼,否则,就不属于气功,而属于类气功。
在气功锻炼、养生功、健身功、保健功、体操功和瑜伽功六类练功方法中,养生功范围最广,它可以包含其他任何一种锻炼方法。其次是气功和瑜伽功,它们都不局限于健身或保健。再次是健身功和保健功,主要局限于健身和保健运动方面,在大众眼里,两者往往互通互用,被混为一谈。最后是体操功,它的主要目的是把休闲娱乐与体操运动有机结合,寓乐于健。
气功锻炼、养生功、保健功、健身功、体操功和瑜伽功六类练功方法,都经常使用“三调”。
气功界通行使用的“三调”没有反映气功特殊性的一面,而只是气功锻炼的指导要领之一,因此,用“三调”来定义气功,难以把气功同类气功、非气功、伪气功区别开来,是极其错误的。
二、什么是非气功?
非气功是指和气功毫无关系,却人为地冠以“气功”之名,借此吸引众人眼球,取得他人信任的方法。它不以招摇撞骗,牟取暴利为目的,其方法有一定的科学和实践依据。最典型的非气功主要包括“气功”魔术、“气功”表演和电“气功”。20世纪80——90年代盛极一时。“气功”踩气球、吊灯管等表演曾上春晚。
电“气功”,又称“医疗电气功”,是指给“气功师”接通220伏的交流电,通过“气功”操作,调节电压高低,控制电磁场,用于表演和治疗的所谓“气功”方法。
三、什么是伪气功?
伪气功是指打着气功招牌,以各种经不起科学检验的虚幻臆断内容、魔术戏法或欺骗手段作支撑,通过招摇撞骗伎俩牟取暴利的伪劣行为。它起源于距今1万——5000年前的巫术时代,在古代,主要以布气疗疾的方式存在于巫术、方术、医疗和宗教气功中;至近代和现代,主要以神手、神掌、印掌、气功外气、气功特异功能等方式存在于我国武术界、气功界、养生界、医疗界、科研部门、神秘文化和民间骗子群体中。
20世纪70年代末——21世纪初,随着第二次气功热的兴起,逐渐泛滥成灾,不良影响延续至今。
20世纪80——90年代伪气功泛滥,与气功外气和特异功能现象关系密切。它往往穿着气功“外气”的外衣,宣称气功“外气”现象是一种人体内气外放形成的物质或能量“气场”,因而具有极大的伪科学性、隐秘性和欺骗性,容易使人上当受骗。
在伪气功泛滥方面,一些不明气功、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真相的科学工作者,不断发表伪科学实验和不负责任的言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8年12月,中国大科学家钱学森在《论人体科学与现代 科技》一书中道说:“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是后天练出来的,而十岁左右少年的特异功能是经过诱发的先天秉赋;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更强、效果更惊人,虽然两者可能都反映这是人类某种潜在的固有功能的显现。”
1996年3月,张洪林教授在《正本清源还气功本来面目》一书中明确指出:“伪气功当前最突出的表现或称作伪气功的核心是所谓‘外气’。外气信仰者认为,经过气功锻炼,可将体内的‘气’发放出去,经过空间作用于人或物上。对人可产生治疗作用,称为‘外气疗法’;对物可产生改变其分子结构等作用。”他接着指出:“伪气功所讲的气,既不是古代哲学之气,也不是中医之气,更不是呼吸之气,而是一个打着气功、中医招牌,偷换气功和中医之气概念的虚幻之气,是一个以这种虚幻之气作为图腾物的邪教崇拜。”
张洪林教授用大量有关“外气”的科学实验证明,“内气外放”产生的“外气”不存在任何物质基础,而是催眠暗示的产物。
他认为,伪气功有两个本质特征:在理论上,它以虚幻臆断的内容作依据;在实践上,它千方百计拒绝科学实验,经不起实验验证。
2005年1月,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专门委员会编撰的《透视现代迷信》一书列数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榜上有名的伪气功和伪气功大师,以示后人:“在近20年中,伪气功的流派多如牛毛。仅《中国当代气功全书》所收载的,就有161种。其中较著名的,依照它们出现的历史顺序,主要有“严新气功”,张香玉的“大自然中心功”,张宏堡的“中华养生益智功”(简称“中功”),田瑞生的“香功”,张志祥的“元极功”,沈昌的所谓“沈昌气功”等。次一等的,有什么自称“佛子”的张小平的“万法归一功”,陈林峰的“中国慧莲功”等。等而下之,则难以统计。”
除了以上所述伪气功和特异功能大师外,还包括宣称有“药片穿瓶”及“透视信封内文字”等特异功能的伪气功大师、“超人”张宝胜,著名作家柯云路《发现黄帝内经》吹捧的“当代华佗”、“气功神医”胡万林。
2005年至今,又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少伪气功、伪养生和特异功能“大师”,继续招摇撞骗,最近,近年来名声最大的一个伪气功和特异功能“大师”王林终于走下了神坛。
王林打着气功和特异功能旗号,用“隔空取蛇、断蛇复生”的民间杂耍把戏,赢得了众多追捧他的政府官员、企业大佬、歌舞明星叫座。
从检验气功真伪与否的四条标准来看,伪气功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条。
1998年8月3日初稿
2003年3月2日修改
2015年8月10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