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气”一词的由来及内涵是什么?
蒋成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两次席卷全国的气功热潮:1949年——1965年第一次气功热,以及1979年——21世纪初第二次气功热。
随着气功名声的鹊起,“外气”一词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形成了一种以内气外放——发放“外气”为代表的气功“外气”群体。
1978年前后,上海一位名叫顾涵森物理学工作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声称找到了气功“外气”物质基础,更使“外气”一词和气功“外气”流派名声大震。
除此以外,人们对“外气”一词的由来及古今内涵,并未深入研究。笔者就此做一简要分析探讨,以明其要义。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古代的“外气”一词,主要见于中医和风水文献,是一个与“内气”相应的传统 文化概念。其内涵与现代意义的“外气”完全不同。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在我国中医古典文献《黄帝内经》一书中,“内气”一词出现了两次(《黄帝内经·通评虚实论篇》和《黄帝内经·四时刺逆从论篇》),但只有“外气”一词的早起雏形。《黄帝内经·疟论篇》有:“外无气”一句,首次出现“外”和“气”二字联用。
历史上,“外气”一词宋朝已经出现。宋人假托晋郭璞撰写的《葬书》一书,使用了“外气”一词(它比20世纪70年代末流行的“外气”一词早了近1000年)。其后,“外气”一词多见于宋元明清时期的风水文献。
《葬书·内篇》:“经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盖言此也。”作者释曰:“水流土外谓之外气,气藏土中谓之内气。故必得外气形横,则内之生气自然止也。”
《葬书·外篇》:“夫外气所以聚,内气过水,所以止来龙。”作者释曰:“外气者,横过之水,内气者,来龙之气,此即外气横形,内气止生之谓也。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
宋道静和尚《入地眼全书》:“穴依龙以乘内气,向依水以乘外气。”
元末明初陶宗仪《说郛·相地骨经篇》:“阴阳合符,天地交通,内气萌生,外气成形。”
明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中医医学家马莳在自己的著述中使用了“外气”一词。
《黄帝内经·举病论篇第三十九》在用百病生于气的观点阐述“气耗”时说:“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1586年,明朝医学家马莳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解释道:“人有劳役,则气动而喘息,其汗必出于外。夫喘则内气越,汗出则外气越,故气从之而耗散也。”
那么,以上古代文献中,“外气”一词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
从古代风水文献,到马莳诠释《黄帝内经》看,其“内气”和“外气”的内涵,与《黄帝内经》中“气”的内涵基本一致,均指存在于人体之外的“自然之气”。
在《黄帝内经》中,“内气”,是指“真气”、“元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血气”等人体内部气机的总称。“外气”,是指“天气”、“地气”、“风气”、“水气”、“四气”、“云气”、“雾气”等人体外部自然之气的总称。
因此,古代的“外气”一词,与现代的“外气”一词,存在本质差异,不可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2006年2月25日初稿
2010年9月23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