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看到一些调查机构的报告,比如本地还有多少家庭说中文之类,我就很不以为然,倒不是说我对这课题不感兴趣(我确实是不感兴趣),而是我会更想知道一些我想知道的,比如到底新加坡人早餐吃什么? 最近有一档节目《早餐中国》,播了好几季,每集短短五分钟,拍一种早餐,一家小店,一个经营的家庭,一些热闹的常客和一种十分接地气的幸福。幸福正是节目的关键词,有几句写得极好的标语,如“一朝一食,打卡幸福”,“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乡”,看了节目,真让人想不顾一切一早出门吃早餐。这节目也拍过一些我们所熟悉的美食,比如潮汕的粿汁,看了老板清晨手制粿片和卤味等,就想起在本地,粿汁也曾经是属于早餐级别的美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越来越午餐了。 一天三餐中,早餐算是最简单和朴实的,不被厨师所重视,也不受美食节目编导们的青睐,后来时兴的早午餐,其实更像午餐。早餐甚至是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一本书《早餐是危险的一餐》,如果需要断食,营养师和医生会建议戒掉早餐。研究早餐的学者们指出,我们现在随口说的养生教条,比如早餐要吃得好之类,其实不怎么经得起推敲,有不少售卖谷类和果酱的食品公司,也都参与了支持早餐的各种研究。
将早餐和幸福感联系起来颇为贴切,那是由梦境踏入人间的第一顿,热腾腾香喷喷的,让人觉得人间还能忍受。午晚餐总给一种为生存为生活为社交必须进行的饭食,它太精致和讲究,讲排场考厨艺,但早餐往往踏实诚恳,如木心的《从前慢》“说一句是一句……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早餐里永远有那种炊烟袅袅令人温暖的图景。 这让我想起过去的小贩中心的早餐时段,总是热热闹闹,当时还有不少家庭主妇,带着小孩逛巴刹,买好后到熟食中心享用早餐,现在早不复当年盛景,一些人嫌弃巴刹湿漉漉,毎逛一次就是对崎岖人生的一种考验,人们也都忙着工作去了,或在家吃更方便或更高端健康的早餐。我偶尔看见那些干干净净只卖豆花和豆花水的小摊,就特别想要光顾,小贩用勺子在盛满豆花水的方形塑料桶,搅动着,冰块和豆水碰撞的声音哗啦啦翻滚着,那是我印象中属于早餐的声音,饮品盛到玻璃的小杯里,大江大海骤然停歇,终于可以慢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