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县的一对小两口,儿子就读于一所高档幼儿园,每学期学费加生活费近万元。一次幼儿园组织户外活动,父亲发现自己不到十万元的车,在同学父母里是最差的。为了让儿子有“更高的起点”,夫妻俩借款20万元换了辆宝马车。但从此却过上了节衣缩食的日子。小两口为了节省家庭开支,经常吵架,夫妇俩为此头疼不已(昨日《成都商报》)。
现在许多城市家庭,教育是开支大头。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许多父母都不惜牺牲生活质量,省下钱投资于子女的未来。这样的投资本无可厚非。毕竟,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公平和平均的情况下,学校质量与学费成正比,教学条件和师资上的差异,看得见摸得着。教育上所谓“更高的起点”,客观上存在。为了给孩子创造条件,牺牲个人享受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觉得不该求全责备。
可是,对于这对夫妇来说,因为孩子之间互相攀比的压力,他们对小孩的要求言听计从、有求必应。买毛毛虫鞋子、买宝马车,此类开销能否算作教育投资,则有很大疑问。不比出钱让孩子上好学校,或者上各种奥数班、兴趣班、补习班,买宝马的举动本身,并不能让孩子学到真实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充其量,只能买来感觉良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感觉良好,或者说,让父母感觉良好。老实说,我觉得由贷款买车带来的诸多心理压力和家庭矛盾,跟孩子关系不大。确实,孩子那么小就有虚荣之心,这不对,但买不买车,决定权在父母手上。父母面子上过不了自己这关,把责任推孩子身上算个什么事?
社会学上有个概念叫文化资本。这个词大体上是指:对于某些社会阶层来说,特定的知识水准、文化修养,乃至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是区分特定阶层的身份标记;同时,它与经济等资本一样,也能产生真实的利益,决定人们在社会上处于有利或者不利的地位。比如说,送孩子上贵族幼儿园,开宝马车,一方面是经济实力的象征,但另一方面,它也是家庭进入中产的文化符号。孩子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父母也借机认识其他家庭环境不错的家长,拓展人脉,进而获得社会认可。开什么车、上什么幼儿园,成为父母身上的标签,它是在社会上行走、交际,产生更多真实利益的“硬通货”。
既然文化资本也能产生真实利益,那么买宝马车背后的驱动力,就不能简单以“打肿脸充胖子”,或者虚荣心来解释。这对夫妇的问题可能在于,在经济资本不足的时候,耗尽财力投资文化资本,且文化资本尚未给他们带来真实回报前,生活的负担给他们带来了某些烦恼。而钱不够用,日子过得紧巴巴,这样的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家每户都有,不必过分渲染。我倒觉得,这对夫妇需要的,既不是克服虚荣心(虚荣心有时也可以转化为个人奋斗的强大动力),也没有必要为物质上的追求认错,他们不过缺少有效的家庭理财指导,还让孩子当了替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