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感冒大输液 媒体:更需改变的是过度医疗思维

[复制链接]

6889

主题

6889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5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9: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以中医诊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国,因每年人均8瓶的输液体量被外界称为“输液大国”。2016年,随着江苏官方在部分医院叫停门诊输液医学行为,山西长治等多地也纷纷跟进,“小感冒大输液”的畸形医疗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取消门诊挂水的意义存在,但不宜高估。以亲身就诊的经过为例,取消门诊挂水在很多医院其实只是改为了在急诊挂水——去门诊看病,被告知问题很严重,需要挂水;但因为取消了门诊挂水,所以只能转到急诊去挂。看起来在矫正过度医疗的取消门诊挂水,在很多时候,只是让患者多了一个就诊的环节而已。可见,过度医疗并不会因为取消门诊挂水的决定显著改善。而且,话又说回来,如果一种疾病真的需要及时挂水治疗,挂点水又有什么不可呢?难道非要硬扛着,熬到不挂水不行,才叫合理?

  其实,挂水只是表象,关键问题是,是否存在过度医疗思维。如果存在过度医疗思维,不在门诊挂水,可以在急诊挂水,不在挂水上体现,可以在其他治疗环节体现。而如果不存在过度医疗思维,挂不挂水就是医生的一种专业判断——他们认为应该挂就挂,谁叫他们是医生呢?他们认为不应该挂,那就没有必要挂,因为他们是医生。显然,挂水频繁只是过度医疗一个小小的表现侧面,取消门诊挂水也并不能自动矫正、消除过度医疗思维。

  这就涉及为何会有过度医疗思维?这个问题,与患者本身也有关系。如今,人们似乎越来越浮躁,不仅期待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连得个病都希望立刻好。而很多疾病是有其周期的,哪怕是最轻微的感冒,也可能要两天才好。但患者不愿意等,为了让自己快点好,于是就希望下重药,希望直接挂水,这样最省事也最省时间。当然,迎合这种心理的过度医疗的确可以带来效果,即使有些时候所谓的效果只是心理安慰,人们也会觉得是之前的挂水决定让自己提前痊愈了。这种浮躁的心理和急于痊愈的期待,让过度医疗有了市场,至少患者一般不太会抵触,当他们听到这样可以见效更快时。

  同时,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了医生也愿意用过度医疗来规避责任,迎合患者。过度医疗的坏处是,让患者承担了更重的经济负担,承受了更多的检查和治疗,但这些问题医生并不用承担责任;而过度医疗的好处是,避免了诊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疏漏,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见到了成效。当医患关系并不融洽,医患之间缺乏足够信任时,患者相信仪器和药品胜于相信医生,医生宁愿让患者做不必要的检查,吃更多的药品,挂更多的水,也不愿日后被患者投诉、找麻烦。结果,过度医疗成为医生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至于患者的付出,有些医生就不考虑了。

  当然,过度医疗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医生角色因为医院性质产生的模糊。当医院承担赢利的任务时,这个任务必然分解、传递到医生身上。这就可能让一些医生陷入角色分裂中:是把治愈患者放在首位、还是把科室的赢利放在首位。过度医疗好像中和了这种矛盾:过度医疗既可以把患者治好,也可以实现科室的赢利。问题是,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凭什么要成为过度医疗的“牺牲品”?他们已经是弱者,医生哪来的狠心,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这不仅仅是医德缺失的问题,它与权力寻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分析完过度医疗思维产生的原因,就会发现,这些原因都还在,过度医疗思维也还在。此时,取消门诊挂水的举措可以让医院和社会更关注过度医疗,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根本的症结还在,患者在过度医疗面前还是缺少足够保护。这就需要对过度医疗思维作更深层的矫正和更彻底的清除:一方面,改变人们的就诊观念,尊重医学规律和医生诊断;另一方面,明确医生的定位和角色,构建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两个方面的改进与改革,其实都任重而道远。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