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大军兵败如山倒,蒋介石拖家带口匆匆逃往台湾,临行前,蒋介石郑重邀请“孙中山的独子”孙科和自己一起去台湾生活。 孙科想都不想就直接拒绝了蒋介石,他没有去台湾,也没有留在大陆,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当蒋介石再次听到孙科的近况时,他无奈在日记本中哀叹:“总理的不肖子孙!” 孙科这些年到底去了哪里,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身为“国父”孙中山的独子,孙科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图|孙科
一、他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胡汉民曾这样评价孙科:“孙科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他是孙中山先生之子,所以有革命脾气,在外国长大,有洋人脾气,又因为是独子,所有还有大少爷脾气。” 透过胡汉民这句话,我们大概可以窥得历史上真实的孙科是一个怎样的人。 和父亲孙中山不同,孙科一生成就平平,在政治、经济、军事诸多领域都少有建树,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存在感,唯独以“政治态度善变”而著称。 作为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孙科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人生选择,他继承父亲遗志,积极参与革命事业,孙中山对他寄予厚望,不仅给了他最好的教育资源,还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与革命理想全部传授给儿子。 在父亲的影响下,孙科也成了一个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理想化期待的人,但是和雄才大略、善于提出政治理念的孙中山不同,孙科更适合从事一些实操性的工作。 孙科这样的人不适合成为一个领袖,这也就导致他即使身为“太子”,还是被蒋介石夺了大权,孙科和蒋介石的这段孽缘注定不能善终。 蒋介石比孙科年长四岁,孙科在广州当市长的时候,蒋介石还只是一个小生意人。后来蒋介石凭借自己的手段和谋略,在国民党内部平步青云,很快就成了超越孙科的人才,就连孙中山都格外看重蒋介石。 国民党中央内部投票选举接班人的时候,孙科也只获得了可怜的一票,汪精卫的得票数都比他多。 如果让蒋介石和汪精卫相比较,孙科其实更愿意亲近汪精卫,大抵是因为父亲对蒋介石的偏爱,让他内心感到极度不平衡,因而对蒋介石产生了极深的憎恶。 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后,孙科二话不说直接选择站在汪精卫武汉政府这一边,公开声称“汪精卫才是我父亲的接班人”! 孙中山的儿子都这么说了,舆论自然一边倒向汪精卫,搞得蒋介石十分被动。 在1932年的蒋介石胡汉民之争中,孙科又选择支持胡汉民,还参与了“庐山刺蒋事件”,可见孙科对蒋介石简直是恨之入骨。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孙科与汪精卫联手组成“反蒋联盟”,强逼蒋介石下野,彻底与蒋介石撕破了脸皮。 蒋介石是个“聪明人”,即便孙科这么恨他,他也不会公然把孙科怎么样,甚至还在公开场合称赞孙科“气量恢宏,才识远大”! 私底下,蒋介石其实非常瞧不起孙科,他在日记本中愤然写道:“孙科性行卑劣贪婪,寡廉鲜耻,令人痛心疾首!” 不论孙科是何身份,他都不是蒋介石的对手,没多久“反蒋联盟”就被击溃,众人树倒猢狲散,再也没能组织起来,孙科这才意识到蒋介石的厉害。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抛来橄榄枝,邀请他出任立法院长。 从此,孙科退出了国民党内部的党派斗争,老老实实当起了“糊涂官”。
图|蒋介石
1948年,国民党大军在中原战场上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身为总指挥的蒋介石还是以高票当选总统,副总统的人选却一直迟迟定不下来。 当时竞争副总统的最热门人选是李宗仁,蒋介石完全不信任李宗仁,在此前的中原大战中,李宗仁差点让蒋介石吃大亏,两人一直是面和心不和,一旦李宗仁当选,第一个被搞的就是蒋介石,敏感多疑的蒋介石怎能允许李宗仁成功! 为了竞选副总统,李宗仁花了大价钱将美国人拉拢到自己阵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公开宣称李宗仁是接替蒋介石的最佳人选,蒋介石听到这话不高兴了,自己的“独裁”梦想还没实现,怎么甘心被人取代! 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使劲浑身解数阻挠威望和资历都很高的李宗仁当选。 焦头烂额之际,孙科来总统府汇报工作了,蒋介石脑中灵光一闪,眼下也只有身为“国父之子”的孙科能和李宗仁较量一二了。 孙科当即被推出来选举副总统,他的加入让许多党内元老纷纷倒戈,一度威胁到了李宗仁的竞选地位。 李宗仁手底下的“智囊团”也不是吃素的,四处寻找孙科黑料,很快,《救国日报》上就曝光了孙科婚内出轨,将风流女子招为立法院秘书,同居四年之久。 喜新厌旧的他又搭上了“交际花”蓝妮,蓝妮与大汉奸陈公博、周佛海关系亲密,背后离不开孙科的支持,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孙科身陷舆论中央。 四轮激烈的投票过后,孙科彻底败下阵来,李宗仁成功当选副总统。 李宗仁上任后,第一个搞的就是蒋介石,不到几个月时间蒋介石就被逼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气急败坏的蒋介石顾不得孙科“国父之子”的身份,指着鼻子大骂:“真是扶不起的阿斗!” 经此一事,孙科对国民党和蒋介石彻底失去了信心。 1949年3月,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自知大势已去的蒋介石拖家带口逃往台湾,临行前,蒋介石邀请孙科随他共同去台湾生活。 孙科二话不说就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他很清楚,在政治上他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去了台湾不过是换了另一种形式被蒋介石控制,他不愿再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 随后,李宗仁也亲自来到广州寻找孙科,邀请他去南京主持工作。 李宗仁和蒋介石,也只是虎口和狼穴的区别罢了,尔虞我诈了大半辈子的孙科第一次感到疲惫,他不想再继续这样的人生了,又找寻不到新的出路。
图|宋庆龄
迷茫之际,身在国外的宋庆龄打来了电话,劝阻孙科留在大陆,还向他承诺,只要他愿意留下,中共中央一定会善待他的。 孙科下不了决定,要求与宋庆龄见面。 当时宋庆龄的处境十分艰难,不能贸然露面,她在电话里语气坚决地说道:“哲生,你确定,留在了大陆我们才能见面,否则你不会知道我在哪……” “夫人……容哲生三思吧!” 话音刚落,宋庆龄便挂断了电话。 昏暗的房间中,孙科点燃香烟,疲惫地靠在沙发上,回顾他这一生,就像是一颗海浪中摇摆的浮萍,身处于政治漩涡中央,只能不断在漩涡中上下沉浮…… “叮铃铃”,电话又响了起来,孙科接起电话,中共代表邀请他去北京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孙科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在那几天里,各方势力都在争取孙科,孙科明白,共产党亲近他是因为尊敬孙中山,李宗仁拉拢他是想要名正言顺掌握大权,蒋介石邀请他则是不甘心就此失败,想要依附他东山再起。 孙科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他拒绝了所有人的邀请,申请了护照,只身前往国外生活…… 二、总理的不肖子孙1950年春天,护照终于下来了,孙科迫不及待带着家人前往法国,没有申请到美国护照的孙科,借住在好友傅秉常在法国乡下的房子里。 美国护照下来后,孙科轮流在两个女儿家中借住,一直到1954年,才在加州洛杉矶郊区分期24年买了一幢房子。 在美国的生活远不如国内自在,这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 蒋介石对他不闻不问,只有以前的几个故交会来看望他,国民党驻美机构也完全不和孙科来往,好像大家都默契十足地忘记了“国父之子”的存在,如今看来,蒋介石口口声声的“继承国父遗志”,也不过是喊口号罢了。 孙科继承了父亲“不爱攒钱”的习惯,没有固定收入的他很快就花光了积蓄,全靠在美国的子女接济,原本只住高级酒店,吃精品牛排的孙科夫妇,此刻只能自己洗碗做饭、打扫房间了。 孙科夫妇最艰难的时候,甚至只能通过吃番薯填饱肚子。 窘迫的生活中,孙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完全沉浸在书中可以让孙科短暂忘却生活中的勾心斗角,他爱看书这一点在党内外都是出了名的,哪怕是他的政敌,都要由衷赞叹一句:“党国要员中,也就孙科还是看看书的人。” 在美国生活期间,孙科每天都要去图书馆,经常在里面一待就是一整天,阅读之余,还整理发表了《中国与战后世界》《中国之前途》等书籍。 得知孙科在国外生活艰难,周恩来特意托人传话,邀请他回国生活,可孙科还是放不下心中那道坎。 在孙科心中,他一直觉得自己站在共产党的对立面,永远也没有办法成为共产党的朋友。 这样清苦孤独的生活,孙科过了十几年,随着年纪的增长,当年那个固执的“大少爷”也变得优柔寡断起来,他开始思念故乡,思念自己的祖国,在许多无可奈何的境遇下,孙科心头难免会泛起一股酸楚。 当年那么好的机会他没有留下,如今再想要回国可就难了,是他“背弃”台湾在先,蒋介石没有张口邀请,孙科就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回去。 为了找机会回到台湾,孙科拜托故友在台湾找人牵线搭桥。
图|孙科(左)
1962年,孙科的老友、中山县籍“立委”刘崇龄主动向蒋介石建议应该邀请孙科返回台湾生活,不应让“国父之子”就这样流落海外。 这些年,蒋介石虽然没有主动联系孙科,却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孙科的近况,得知他在国外生活得不好,蒋介石止不住哀叹,他在日记中写道:“以总理如此伟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解。” 不论孙科怎么不争气,蒋介石还是在孙中山诞辰100周年之际邀请孙科前往台湾参加活动,孙科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回国,蒋介石也能借此彰显国民党的“正统地位”。 这么多年过去,蒋介石早已经放下了和孙科的恩恩怨怨,之所以十几年没有联系,是因为蒋介石认为孙科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 如今他就算回来了,也对蒋介石没什么威胁性了,蒋家父子已经在台湾党政军三个领域都站稳了脚跟,孙科旧部早已解散,如今他回来,蒋介石还能利用孙科的身份来壮大自己的声威。 1965年10月29日,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班机在台湾松山机场降落,机场上聚集着政要名流1000余人,领头的是蒋介石儿子蒋经国,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一个“特别人物”的到来。 机舱门缓缓打开,孙科面带笑容走下飞机,向欢迎人群致意,和在美国的落魄窘境不同,回到国内的孙科摇身一变,又成了尊贵“国父之子”,受万人敬仰。 也许是太久没有经历过如此盛大的欢迎场面,孙科的情绪有些失控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红了眼眶,蒋经国亲自为孙科打开车门,两人共同驱车前往阳明山宾馆,孙科夫妇参加了马超俊、梁寒操等人为他举行的洗尘宴。 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孙科言之凿凿:“这次回来,是为了参加国父百年诞辰纪念,顺便会晤阔别多年的亲友故旧。” 孙科回台湾名义上是为了参加孙中山百年诞辰,其实是想要借本次机会落户台湾,但是好面子的他不愿意说出真相,担心受人耻笑,孙科希望自己能够风光体面在台湾定居下来。 回国的第二天,孙科就在蒋经国的陪同下乘坐飞机前往高雄面见蒋介石,自从两人上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年头,阔别多年的两人再次相见依旧相谈甚欢,岁月的磨练让两人都有了一些改变,蒋介石不再像从前那般追名逐利,孙科也没有了他的少爷脾气。
图|孙科(右一)和蒋介石同席用餐
尽释前嫌的两人吃过午餐后,一同乘车去外面游览风景,孙科切实感受到,只要他按照蒋介石的想法去做,就可以安安稳稳扎根台湾。 当年的他不愿意过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如今却又眼巴巴回来讨好蒋介石,那句“政治态度善变”真是没有说错啊! 回国不到一周,孙科就参加了台北举行的华侨救国会第3次代表大会并作出公开演讲,在万人瞩目的演讲台上,孙科慷慨激昂宣称自己将会全力支持蒋介石,紧紧跟随蒋介石的步伐“反攻大陆”,还大肆发表吹捧蒋介石的言论,言语之间满是对新中国和共产党的嘲讽和批判。 不论当年孙科有多么憎恶蒋介石,如今的他,政治态度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开始愚昧迎合蒋介石,一再向蒋介石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告诉蒋介石自己没有任何政治威胁性。 看到这样的孙科,蒋介石非常满意,为了让孙科名正言顺留下来,蒋介石主动聘请他为“总统府资政”。 这其实就是一个没什么实际权力的闲职,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但是对十几年都没有固定收入的孙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选择了。 1966年,孙科又出任了考试院院长,这么大年纪还能回归国民党核心机构,孙科感到心满意足。 为了答谢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孙科在蒋介石生日当天撰写了一篇文章,为蒋介石祝寿,他以“孙中山独子”的身份颂扬蒋介石“继承国父遗志,完成未尽事业”,言语之中满是对蒋介石的阿谀奉承。 从这一年开始,孙科年年都会给蒋介石写文章祝寿,他的每一篇祝寿文都在肯定蒋介石的“正统”地位,联想起两人尔虞我诈的前半生,不觉讽刺意味拉满。 十余年的勾心斗角,十余年的形同陌路,此刻两人却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孙科的每一句话都像极了讽刺,让人看了匪夷所思。
图|回国后的孙科
三、晚年过得如何回顾孙科的政治生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善变的政客,前后矛盾、出尔反尔之事做了太多,不少人拿他的这些“往事”做文章,担心晚节不保的孙科在文中为自己辩解,声称“回国前,自认为年华已高,不愿从政,但‘总统’之命不得不遵从”。 晚年的孙科像极了蒋介石的提线木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他一直在做表面功夫,出席演讲、出国参观、到处剪彩,这种没有权力却十分体面的生活让孙科欲罢不能,一大把年纪了,还精神抖擞出席活动。 当年李宗仁、共产党、蒋介石都邀请他留下来时,孙科却拒绝了所有人的邀请,只身前往海外生活,当所有人都认为孙科就这样结束自己的一生时,他又回到了国内,心甘情愿成为蒋介石的“傀儡”。 年少时不愿意当一名生活在父亲光环下的“太子爷”,到了晚年却靠这层身份成了蒋家父子的棋子。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可孙科偏偏就成了这个“犬子”,他这一生似乎都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一些错误的选择,最终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1973年3月,83岁高龄的孙科最后一次参加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他来到台北中山公园亲手种下了一棵连翘树,从这一天开始,孙科便失去了踪影,等到下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竟然是孙科因为心脏衰竭于台北去世的新闻。 身为“孙中山之子”,蒋介石为孙科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称赞他是“革命元勋,气量恢宏,才识远大,奉行三民主义,学术造诣渊深”。 孙科的女儿,按照封建时期土豪劣绅的下葬方式,往孙科的嘴里塞了一颗大珍珠,又在口袋里装满了金银元宝,双手各拿着一块白玉,家人还给他烧了纸洋楼、纸汽车和无数金银财宝。 信奉基督教的蒋介石夫妇送来黄色菊花装饰的十字架花圈,蒋经国带着国民党各级官员亲自按照中方仪式将孙科的遗体送到灵堂。 孙科的这一场葬礼,竟然折射出了国民党革命的不彻底性。不中不西,不古不洋,这种不彻底性直接导致了国民党走向失败! 回顾孙科的一生,他几乎参与了近代中国每一个重大时刻,但是在每一个重要选择关头,孙科总是充满了矛盾与纠结,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孙科一生高开低走,出生时他享受父亲光环带来的荣耀,刻苦求学,准备回国大展拳脚。没想到半路杀出个蒋介石,直接抢走了“太子”的光芒,一度成为孙中山最倚重的人。
图|孙科(右一)与父亲孙中山合影
年少时的雄心壮志,也因为一次次的错误选择被消磨殆尽,孙科一生虽无光辉业绩,却也为中国革命贡献出一份力量。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腐败糜烂的国民党内部,孙科依旧能保持“坚持读书”的习惯,可见其文人风骨,这么一看,蒋介石在日记中哀叹他为“不肖子孙”的言论难免有些过分。 孙科的一生,都活在自我挣扎和矛盾中,身为“国父之子”,他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世人总是对孙科有过高的期盼,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