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乡音又何妨?
据1月24日《南京日报》介绍,上海市教委将全面启动上海话教育体验试点,今年先行试点20所幼儿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能从小习得上海话。此举的理由和目的很简单:《中文自修》杂志发布的一份有关上海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学生表示已经不会说上海话。认为乡音是本土文化的载体,应该让在大城市的孩子也能拥有自己的乡音,让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通过一段在乡音上的乡愁而记得住这座城市。
据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乡音即家乡的口音;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通常的理解,乡音是乡下或城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铭刻着一个人的来历和经历,富有与生俱来最原始的情感。由于地域、历史、政治和民族的原因,我国有无数种不同的“乡音”,为各地民众所认同。对乡音最敏感的应是去国离乡的游子,在异地他邦思念家乡,是谓乡愁。要是祸起政治因素的生离死别,一定属于哀伤类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成为震撼人心的绝唱,不无道理。
能否这样认为:乡音乡愁与爱国主义一样,无论内涵和外延应属历史与时代范畴。古文人把离别当作伤不起的事,普通老百姓视故乡的水最美、月最明、人最亲,乡音最动听,记忆中的故乡总是“桃花盛开”,谁也不能否认这一隅之爱的情结。然而,语言文化应同步于时代更新和社会发展,芜杂的南腔北调土语乡音自然影响甚至制约交流与沟通。其实这早已是国家和社会的自觉,认定统一语音十分必要,并在努力推行。从晚清政府《统一国语办法案》到新中国宪法规定,均赋予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不难想像,要是没有普及通用的“普通话”,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将是怎样的状态!如今是民族团结的大中华,齐圆中国梦的大时代,共同的意志是复兴梦,共同的“乡音”是“普通话”,“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应该是每个人的公民责任和实际行为,也才是真正的同胞间感情的纽带、世界社会沟通的桥梁。
京剧进入小学课堂,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国粹,其中不乏“艺术化”普通话的宣教,但还不如标准纯正的普通话必修课更有意义。周总理说话虽带江浙乡音余韵,但以普通话终其一生,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无不用普通话作为工作和生活语言,与百姓交流与世界对话,表现出国家的尊严和对祖国正统文化、人民大众的尊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饰演毛泽东不操韶山冲的“乡音”而用普通话,观众感觉更入戏入情,深受业内外点赞,收获了较其他扮演者更大的成功。再说,在孩子们语音智力开发阶段学“乡音”离得开乡土气息、社会语言环境吗?四分之三的中学生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正是国家要求、时代需要吗?这事实,能否让刻意培训孩子们说“阿拉”大上海“乡音”的决策者思索一二?有必要把少数人不会说“本土”话看成是乡音“危机”吗?
只要有颗中国心,不会“乡音”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