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精彩部分依次连载(二三0)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53: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精彩部分依次连载(二三0

                             作者     

80  不寻常的成行(2)10-18


“学校同意你去,并且决定将你作留校生处理,支付你寒假全部伙食费用。”邓老师在告诉他的同时,还掏出他的四张五元大钞,说是他的一番心意。

李坚开始拒不接受,经不起邓老师的再三劝说,也就把它们放入自己的怀包里。

“我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最后感动地说。

要知道,当时的李坚要去北京,无异于古时四川和尚之去南海,又有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要进荣国府,不仅要有很好的思想准备,还要筹齐所需经费,各种资料,还要事先预购车票,准备粮票,开具身份证明和住宿证明,等等。

他是从未出过远门的,所知道的北京,天安门或者中国青年报社等等,也还只在地图上“拜见”过;再说,他还只是一个在读中专学生,虽然偶然打响了这一炮,其社会经验和知识水平,几乎还可以说是可怜巴巴。如果说只带个脑瓜去扩大见识还说得过去,若要说去“座谈”什么,那肯定会叫人笑掉大牙。人大约都有一个共性:朝思暮想要办的事,到了真要去做的时候反倒没了勇气。李坚之此时此刻,也就更加如此。

“事已至此,就去‘吃一次螃蟹’吧,何况……”唐琼玉知情后,特地走来鼓励他。至于她后面省去的话是什么,他李坚当然不问自明。

事实也确实如是,他李坚此时之所以坚持要去首都,主要目的就是两个:一是开阔见识,二是替唐琼玉的事讨个说法。

春节刚过,绝大多数的草木已挣脱了严冬的束缚,展现出它们对又一个春天的无限企望。他托唐琼玉捎回一封家信,就告别留守学校几个老师和同学,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北京,是共和国的伟大首都,他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像许多人一样,只在书报里读到它,在歌曲里唱到它,在文章里写到它,在梦中呼唤它,许多人都以在它的怀抱中只住上一时一刻,而引为毕生的无上光荣。他这个贫农的孩子,明天就要乘上这风驰电掣的列车奔她而去,去感受她强劲的脉搏,去体味她伟大的气度,去拜谒那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天安门城楼,他的心不仅格外兴奋,也格外激动。他决定把这一天,当成自己整个生命的又一个新起点,当成又一块更具意义的伟大里程碑……

列车起动了,接着,是汽笛的长鸣,是车身的行进,是电杆,是房屋,是田野和山峦的奔驰,是春风的拂拭,是阳光的亲吻,是心潮的涌动,是激情的澎湃……这样的时刻,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所拥有;这样的享受,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所获得。他还记得,早些时候,他读了著名作家秦兆阳的《在田野上,前进!》。在那小说末尾,作者用极其炽热的语言,把共和国比作一列正在前进的火车,说它有坚强的头脑,有火热的心,有光芒远射的眼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它开动起来了,它高唱“加速前进,加速前进”的战歌,它所向披靡,它一往无前……此时此刻呀,他的心灵在震颤,他的感情在奔流,他的思潮在翻滚,他的眼眶一次又一次涌出激动的泪流……

两天后,列车开进了北京车站,拉着欢迎横幅的报社同志,把他和许多陌生的年轻人都召唤到了他们的旗帜下,既无限亲切又无比热情。

他记得早些时候,老师曾讲过毛主席率领中央领导獤志从西北坡进城的故事:说进京就是赶考。决不能考败而被赶出城来。后来,他们一个个都考上了。

他又想起了他曾读过一本苏联小说:那个曾到皇宫住了一天的看门人,就自认为他是皇帝身边的人了,因而也就在一见到人就说,他是从皇帝身边来的。

他想,前者是英雄,后者是无知,是狂妄。自己此去就要有前者那种精神,要有信心,又要虚心;要积极乐观,又要谦虚谨慎;要博闻广见,又要择善而从。总之,要当小学生,起码也不能辜负邓老师的期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363

帖子

83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73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8 16: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