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酒吧里开讲座:学术也需要松弛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期,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一些酒吧中,正经的学术讲座悄然兴起,台上PPT展示着深邃的学术内容,台下观众则品着马提尼,享受着学术与美酒并存的独特体验。据说,某些热门活动甚至需要排队一小时入场,来晚的听众只能领取“站票”。讲座内容广泛,涵盖人文社科及人工智能等热门科技话题,主讲者多为知名高校学者与作家,阵容强大。

网友对此反应热烈,有人戏称这是“88块钱的985体验”,并享受“微醺学习法”带来的乐趣。然而,也有质疑之声,认为这不过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噱头,将学术简化为一种时尚消费。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知识的滋养,却又对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学术酒吧”的兴起,正是对传统学术讲座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它以轻松愉悦的氛围,重新定义了学术讨论的空间与形式。

实际上,学术酒吧并非国内独创,海外早有SciBar(Science Bar)的先例。这类活动将学术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其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自由呼吸。酒吧内的柔和灯光、轻松音乐与微醺氛围,共同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松弛感,使得学术分享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讲台与听众模式,而是变得更为亲近、自然。

有人嘲讽其为“学术装腔”,这或许是因为在高压社会环境下,学术被过度神化所致。但实际上,学术本就应贴近生活,与大众共享。酒吧里的学术讲座,正是学术与生活和谐共生的体现,它让学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成为每个人都能触及的精神食粮。

当然,学术酒吧作为新生事物,仍需不断完善与规范。我们需保持理性与审慎的态度,既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守护好学术与娱乐之间的界限,确保学术酒吧真正成为学术交流的新平台、思想碰撞的新舞台。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类似的创新尝试,为学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作者:雷金芳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