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凌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濮阳一高)发生一起凶杀案,3号楼334寝室的李松(化名)杀害了同寝同学卢天川(化名),卢天川上铺的杜宇飞(化名),其颈部和左臂各被划了一道口子。3月3日中午,濮阳市公安局卫都分局发布了一份情况通报,称“犯罪嫌疑人李某(系同宿舍学生)已被抓获”。(据新京报3月17日报道)
李松为何要杀害、杀伤同窗兼室友,李松与二人之间到底有何深仇大恨,初次披露,信息寥寥。惟一可以揣测的理由是学生的压力太大,李松有可能心胸狭窄,心生妒嫉。 教育局一位领导告诉卢天川的母亲邱丽说,事情可能与考试有关。据报道,李松等三人所在班级为“培优班”,是从该市各县招来的“尖子生”,上学期其中考试成绩为:被害者卢天川总分620分,年级排名第14;伤者杜宇飞611分,排名第27;行凶者李松总分563分,排名第83。因为成绩差别大而杀人,难以说服人。
事实上,李松的压力远不止卢天川的成绩遥遥领先,而在于学校和父母所制造的压力。
首先,学校在校园制造了逼人的高压空气,令人窒息。一来时间抓得非常紧,早五点起床、晚十点睡觉,学生只有6个小时睡眠时间。二来老师对学生进行洗脑式加压,比如上课前要呼喊“三部十八,意气风发,舍我其谁,逐鹿天下!”的班级口号,学生被洗脑,个个像打鸡血一般,始终绷紧一根弦,压力可想而知。三来班规严格,制订了与考试成绩有关的不同奖惩措施,如单科成绩排名年级1-5名,奖励5-1分,不交作业、上课睡觉、交头接耳等多种行为会被扣分,并按扣分情况给予警告、后墙听课、停课反省甚至劝退等处分。四来学校加压,血案发生当天上午,学校组织学生集体宣誓,校领导激情洋溢地向台下3000多名学生喊话:“在决定人生走向的关键时刻,要惜时如金,全力以赴,用百米冲刺的勇气和毅力去赢得2017年高考的胜利!”学生举起拳头拼命高喊:“我是一高学子,自信潜力无穷。登上巍巍高山,傲视天下群雄。手握三尺宝剑,力斩六月苍龙。”高亢激昂的宣誓掩饰不住内心的痛苦,下台有学生泪流满面。
其次,父母给李松施加了太多压力。李松曾向同学彭程(化名)抱怨家人施压。诸多学生都有感触,成绩好时干啥都行,成绩不好时,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准干。李松因此神情烦躁,且内心痛苦无处可诉,情绪无处渲泄。李松终于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又没有及时得到纾解,最终产生了巨大破坏力,毁灭了室友,毁了自身的前途,毁了两个家,无法重头再来。
这起“寝室血案”除了再次暴露教育悲哀以外,还痛陈着功利评价值体系的不是。从全市招优质生源,到培优班采取洗脑式加强教育,制订了严苛的考核规则,把学生的承受力放大到最大极限值,教育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一切都是功利心在作怪。之所以如此,又与录用人才看“名校”的评价导向不无关系。
比如有的单位招人最低要求是本科生,有的单位非985、211学校等不要,还有的只要“海归”。文凭消费攀比本身加剧了升学竞争,就业压力和向上流动通道单一,反过来又传导给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出人头地”,没少给孩子施压,种种培优,若问学生的“时间去哪儿了”,只有尴尬。学区房之所以被炒成天价,争的是教育资源,压力来自考名校和就业以及向上流动的强烈渴望。
希望这起“寝室血案”能戳痛教育,戳中社会积弊,警醒学校和父母不仅要关心学生成绩,还要关心学生健康和心理。进而,评价人的尺子不能只有一把:看谁考上名牌大学;向上流动的通道不能太单一,只能通过考学。事实上,没上过名牌大学却干出骄人业绩者不少,所以,不以名校论英雄,地球人都知道,现在为何反而倒退了呢?原因很多,出身歧视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