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赓治病偶遇粟裕,再度发挥搞笑本领,粟裕笑言:你搞什么鬼名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952年6月陈赓被毛主席从朝鲜战场上召回,并让他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因为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毛主席看到了我国志愿军战士与美国陆军现代化部队的差距,认为未来的军事一定要向现代化迈进,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培养出一批现代化军事人才。


对于毛主席的命令,陈赓是一百个服从,但是他一个耍了大半辈子枪杆子的人让他去耍笔杆子搞教育,这的确是让他很为难,周总理看出陈赓的想法,于是上前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声称只要陈赓办学有困难,可以直接找主席和自己特批,陈赓这才心满意足地接下了军令状。
办理教学困难重重
虽然自己接过了军令状,但是怎样办学还是让陈赓感到很头痛,要说领兵打仗他可是一把好手,但是要说建学校搞教育,他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是万事开头难,陈赓在苦思冥想没有头绪之后,决定先去苏联取取经。


到了苏联之后陈赓便迅速投入实地考察当中,从苏联的各大校区吸收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还联系了一大批苏联的教授,请他们来到中国做演讲、搞培训,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学校的初步轮廓已然浮现在了陈赓的心中。
为了方便苏联专家的现场指导工作,陈赓决定将学校的地址选在哈尔滨,只不过当时我国的形势很不容乐观,不仅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虎视眈眈,就连逃到了台湾的蒋介石也是贼心不死,经常派出侦察机侵犯我国的领空。


所以当时陈赓办理的这所军事学院对外也采用了保密政策,被称之为103部队,到了1953年4月25日,军事学院正式举行奠基仪式,名字也被定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时刻,陈赓还特意找到毛主席,让他亲自为学校题名留字。
学校建立之初陈赓可谓是事无巨细处处操心,要知道在抗争年代,陈赓的腿部曾经中过敌人的子弹,因为当时军事紧张和医疗条件有限的缘故,他的腿伤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以至于后来留下了病根,走路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利索。


但是陈赓却不管这些,在兴建学校的时候,他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学校的工程进度,并且不顾自己的身体每天坚持爬高上梯的检验工程质量,终于在1953年9月,哈军工正式成立,但紧接着陈赓就又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师资力量从哪里寻找?
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时我国正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部队的编制也是以陆军为主,空军与海军更是直接从零开始,懂得现代化军事技术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更别说那些懂得军事教育的特殊人才了。


为此陈赓也是大伤脑筋,总不能完全依赖苏联的那些专家吧?要知道人心隔肚皮,虽然苏联的那些专家的确能够教会我们不少现代化军事理念,但是难保他们不会藏私,最重要的是一旦他们停止了教学,那么到时候我们依然是毫无办法。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陈赓还是决定要从国内寻找一批有着现代化军事理念的人才,既然在我党当中没有这样的人物,于是陈赓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曾经的国民党军官的头上。
要知道从前的那些国民党军官,绝大多数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顶尖人才,只要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么哈军工的师资力量就不愁得不到壮大,除了这些国民党的军官之外,还有一大批留学欧美的华裔军事专家,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到祖国,这让陈赓又看到了希望。


但是陈赓对这些人都不认识,他也不清楚这些人里边有哪些是能够担任军事教员的,于是他灵机一动,直接请钱学森来到学校进行参观和指导工作,实则是想让他帮忙推荐一些人才到学校当中当老师。
要知道钱学森在国外留学人物当中可是赫赫有名,由他出面邀请和推荐,要比陈赓挨个调查要高效得多,很快陈赓便收集到了一大批师资力量的名单,于是他又不惜跑到国务院西花厅的厕所,专门去堵周总理,让他给自己批示。


为此周总理也是哭笑不得,笑称陈赓是将上厕所的时间也给他剥夺了,对此陈赓也是深表歉意,只是无奈周总理日理万机,想见他一面实在是不容易,况且如今哈军工的建立迫在眉睫,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很快这些师资力量得到了批复,哈军工就这样建立了起来,陈赓为了能让这些专家教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生活和教学上可以说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优待,他将学校里最好的一栋房子给他们当作宿舍,还专门请来厨师给他们做饭,就连他们的子女、家属的就业和升学问题也得到充分地解决。


而陈赓自己则是窝在一个小平房里边,每天含辛茹苦地工作到很晚,陈赓在战争年代身体就不好,再加上长期艰苦的条件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最终导致他心绞痛发作而倒下了。
在医院疗养的期间,陈赓也是放心不下自己所创建的哈军工,在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院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是医院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就是不允许他出院,这可把陈赓急的坐立难安。
当时粟裕正巧也在医院当中疗养,生性好动的陈赓按捺不住便去找粟裕聊天,在看到粟裕的房间紧挨着医院的围墙之后,便心生一计,要和粟裕更换病房,理由是粟裕的病房太简陋了,没有自己的豪华,所以让粟裕去体验一下。


粟裕和陈赓两人是在战场上过命的交情,换言之他对陈赓是十分的了解,所以陈赓一提出要换病房,粟裕就知道他准是有自己的鬼主意,于是任陈赓百般劝说就是不换,最终陈赓的“越狱计划”也没能实现。
陈赓在建国之后将自己的所有心血都花费在哈军工上,以至于他在自己临终之际也还是惦念不下,于是提笔又给院党常委提出了自己对学院工作的一些建议,而这也成了陈赓留给哈军工全体师生的最后一封信。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