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乱象后,重庆啄木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两天内三发声明,向消费者道歉并承诺整改。然而网友发现其承诺并未完全落实,除3月16、17日外,后续整改进展发布越来越敷衍。多天来网友反映还存在存疑订单未解决、收费不合理和赔偿无诚意等问题。(3月20日 封面新闻) 按照承诺,啄木鸟应每日公开整改进展。但仅在3月16、17日,其以详细文字和加盖公章的文档图片形式,正规发布进展情况。从18日开始,竟简化为在前一天微博评论区发布,内容也愈发简略。3月19日,“整改进展”更是“迟到”一整天,直到20日上午才现身。对此,啄木鸟给出的解释是微博回复答疑过多,被系统限制发布功能。但这样的理由难以让公众信服,毕竟整改处于关键时期,本就应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预案,如此“意外”不免让人怀疑其整改态度是否端正。 更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存疑订单的处理情况远未达到预期。在啄木鸟官方微博评论区,连日来充斥着消费者的抱怨。例如厦门的陈女士,两年内在啄木鸟报修多项服务,“3·15”后联系平台处理订单,燃气灶维修因过保只退30%,窗台渗水花费近1000元问题却未解决,退款诉求至今悬而未决;四川的杨先生年初报修电视和马桶,收费颇高,反馈问题后,平台先是只判定工程师责任,对退费只字不提,投诉后也仅给出50元代金券的补偿方案,诚意明显不足。 面对汹涌的质疑声,3月20日深夜,啄木鸟官方在评论区回应,称一直在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相关进展已置顶微博、官网及APP同步公示。对于已过保订单,正通过发放现金券等方式给予补偿;今年3·15前产生价格投诉的在保订单,已基本完成全额退款,并将数据报送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可即便如此,众多网友依旧“不买账”,纷纷吐槽“曝光也根本不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啄木鸟过往的不良行径让消费者失望透顶,如今这些解释和措施,未能从根本上消除消费者的顾虑。 啄木鸟此次整改不力,关键在于未能直击问题核心。从公布的整改措施来看,大多围绕流程、制度优化以及工程师管理,而对于饱受诟病的高比例抽佣问题,却只字未提。要知道,啄木鸟平台抽成比例比一般平台高出两到三倍,维修师傅在巨大压力下,只能通过虚高报价、小病大修等手段维持收入。如今,啄木鸟在整改过程中的敷衍态度,难以让消费者看到其彻底改正的决心,无疑是在消费者信任的伤口上撒盐,若不及时扭转局面,势必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 企业出现严重影响行业的乱象,绝不能仅凭一纸道歉和整改说明就轻易翻篇,监管部门需持续发力,督促啄木鸟进行深入整改,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啄木鸟维修若想重拾消费者信任,当务之急是摒弃敷衍心态,以实际行动“动真格”整改。一方面,要正视高抽佣等核心问题,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从源头解决维修师傅乱收费的动力因素;另一方面,要积极、高效处理消费者反馈的问题,不推诿、不拖延,用实实在在的退款、优质的服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否则,“啄木鸟”终会因自己的短视,从“益鸟”变成“害鸟”,失去在市场“啄食”的机会。 作者:潘礼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