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嗲嗲居住在长沙开福区东兴园B栋3单元,因楼上业主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宅改建成了群租房,近一个月来,从凌晨0点起,楼上多人发出的脚步声、关门声、洗衣机声等动静,让他及家人不堪其扰。为了要小升初的孩子,黄爹爹和家人选择自费住酒店已一周。此前,因楼上住宅改成群租房后的漏水问题,黄爹爹已经与楼上的业主多次沟通过。由于与楼上的业主沟通无果,黄爹爹找到晨意帮忙记者求助。4月22日,房东在电话里告知黄爹爹,5月1日会来处理噪音情况,漏水系水管老化原因。(4月22日 《潇湘晨报》) 黄嗲嗲一家因楼上住宅被改建为群租房而备受困扰,甚至不得不自费住酒店,只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一事件绝非个例,也绝不是简单的邻里纠纷,而是反映了业主对公共秩序和他人安宁的公然挑衅。 群租房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部分业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灵活”手段,但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合理侵占和滥用。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宅改建为群租房,意味着大量人员的涌入,这不仅给房屋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更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干扰。凌晨的洗衣机声、频繁的人员进出甚至因设施超负荷使用导致的漏水问题,这些都直接侵犯了楼下居民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层面来看,《民法典》明确规定,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也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情况是,群租房现象依然屡禁不止,部分业主对法律的漠视,以及相关部门执法力度的不足,使得这种乱象得以持续存在。 面对群租房乱象,执法部门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仅仅依靠社区的协调和劝说,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执法部门应依法介入,对违规改建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应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居民都能拥有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才能让邻里之间重归和谐,让居民的生活重归安宁。 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公共秩序不容破坏,邻里安宁不容侵犯,这不仅是居民的期望,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作者:李嘉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