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不用海归派”?企业用人还应回归理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针对格力如何推进管理层年轻化,董明珠作出回应称其关键在于人才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精神。同时也表示格力不会选用“海归派”人才,只用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4月23日 上观新闻)

董明珠“绝不用海归派”的言论在网络上迅速成为舆论焦点。部分网友认为,该言论属于“一棒子打死了所有人”,海归派中也不乏人才,只接受国内人才可能会与国际发展脱轨,阻碍格力进一步发展。也有网友认为,董明珠该举不仅是爱国情怀的体现,也为国内人才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笔者认为,“绝不用海归派”的言论过于绝对,企业用人还是应不拘一格、回归理性,方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涌现了不少“海归”人才,他们的回归成为连接我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对我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庞大的海外留学生群体中,既有基础科学研究者,也有掌握关键技术的工程师。如果对“海归派”人员持绝对否定观点,就有可能误失助力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

并且,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相比单一思维,企业更需要的是多元思维的碰撞。追求“思想年轻化”,不止人员组成年轻化,还要注重不同背景文化的交融。若一味固守“本土培养”的单一路径,企业就可能陷入思维定式,难以实现关键性突破。企业用人应打破身份标签,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人才梯队。与其在人才出身上争论不休,不如以“能力”为尺,以“贡献”为锚,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体系。

作者:张长苹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