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微言网 首页 新闻 新闻 查看内容

“戈尔巴乔夫81岁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瓶二锅头”

2022-8-31 21:39| 发布者: 微言网编辑部| 查看: 263| 评论: 0

摘要: 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我无意中醒来,习惯性刷手机时突然看到了新闻——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当地时间30日夜间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瞬间睡 ...

“戈尔巴乔夫81岁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瓶二锅头”

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我无意中醒来,习惯性刷手机时突然看到了新闻——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当地时间30日夜间发布消息称,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当天晚上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瞬间睡意全无,10年前的情景却在脑海里渐渐清晰。那是2012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81岁生日当天。那时,他还精神矍铄,爽朗大笑,嗜酒如命,一副不认命的样子。

◆生日当天,戈尔巴乔夫在基金会办公室内。(拍摄:周宇)

生日当天,戈尔巴乔夫在基金会办公室内。(拍摄:周宇)

那次生日,我给戈尔巴乔夫带去了一件让他喜笑颜开的中国特色生日礼物:一瓶二锅头。

寻访苏联遗老

2012年是俄罗斯总统大选年。因为普京参选,结果自然毫无悬念。但俄罗斯方面还是邀请了各国媒体去采访大选。当时我作为《凤凰周刊》首席记者,也有幸获邀。

实际上我对俄罗斯大选,兴趣仅限于近距离观察,反正结果早就知道,并无太多期待。实地看看后苏联时代已经21年的俄罗斯真实发展状况,更有意思一点。当然,经过长时间的准备,这次来俄罗斯,我自己设定最大的任务,还是寻访前苏联的各类“遗老遗少”。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机会,注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既然是寻访前苏联,那么,最重要的历史人物戈尔巴乔夫,当然必不可少。

拜访戈尔巴乔夫的助理

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的重要活动场所,就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大楼。按照最初的想法,我准备先去基金会采访戈尔巴乔夫的助理,然后由他的助理安排对戈尔巴乔夫的采访。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拍摄:周宇)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拍摄:周宇)

到了基金会之后,我顺利见到了助理。助理也是满头白发的老者。应是当年戈尔巴乔夫的老部下。

寒暄片刻,我从包里掏出一瓶从国内专程带来的价值高达170多元的二锅头,作为见面礼,送给了助理。我猜测二锅头的口味,可能俄罗斯人更容易接受一些。按照我的计划,这瓶170多的,送给助理;还有一瓶更加豪华,瓶身有立体的盘龙的装饰,这次没带,回头正式采访时送给戈尔巴乔夫。

助理接过酒之后,拧开闻了闻,表示很喜欢。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也算是预采访。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我就问他,什么时候能帮忙联系采访一下戈尔巴乔夫本尊。

没想到助理一句话让我和翻译当场就懵了:今天是戈尔巴乔夫的生日啊!

“你这生日礼物,不太行”

戈尔巴乔夫的生日,是个颇有意思的指标。每年生日,有多少人,什么级别的人来基金会庆祝,就是他在俄罗斯国内人气的晴雨表。不过逐年门庭冷落,来的大人物、掌权者越来越少,着实无法避免。

虽然毫无准备,我也只好接着问,能否去里面当面向他祝贺一下生日快乐。顺手连忙从背包又掏出一大盒茶叶,说这是我送给戈尔巴乔夫的生日礼物。这盒茶叶,其实是一直扔在背包里面备用的,就是怕某天外出采访,临时多出来需要赠送礼物的采访对象。

助理表示为难,见面按说可以,他进去说说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你这礼物吧,实在是有点不太行。

“戈尔巴乔夫收礼物,只认酒。别的不好使。”现在回忆起来,助理当时大概就是这么说的。

我和翻译也只好厚着脸皮继续缠着助理老人家,说能否帮忙想想办法,让我们能和老爷子见上一面。一个是“来都来了”,好歹跟人说句生日快乐。另一个是,也希望顺便问几个问题。

助理沉思片刻,问:你这茶叶,咋样?是不是高级货?

我急忙说,高级货!几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啊,值得拥有。但其实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并不是,这家国内“知名茶企”创立的时候,苏联都快解体了。

我把茶叶递给助理,助理打开一闻,因为是茉莉花茶,确实香味扑鼻。

助理当场给出了个主意:“这样,你把茶叶送给我,把刚刚送给我这瓶酒,拿进去送给戈尔巴乔夫。这样他肯定高兴。”

我感觉有点为难,因为那瓶酒,刚刚已经拧开闻过了。总不能送一瓶打开过的酒给戈尔巴乔夫吧。

助理果然老江湖,前苏联高级干部,非常不一般,当场就又给出了个神奇的招数:

“你端着酒进去,当他面,再现场把酒瓶拧开一次,不就行啦?”

生日礼物:二锅头

助理进去的时候,我在外面一边等,一边演练当面表演拧开酒瓶子。

过了一会儿,助理出来了,示意我们可以进去了,但是限时2分钟(实际上后来聊得挺开心,并未限时),只能聊天,不能采访。

我连忙说没问题,赶紧一手托着酒瓶底,一手捏着瓶盖子,就和翻译一起进去了。

进去之后就看到一个肚子比洪金宝还大的胖胖的老者。我怕认错人,专门看了一下老者的额头,那熟悉的地图胎记还在,确定是他无疑了。

为何要确认一下?就是因为看起来实在不是那种咄咄逼人,或是“霸气侧漏”的感觉,而是眼神略略有点涣散迷茫,不太有想象中这个级别人物的攻击性。后来想想,这眼神涣散,可能是长期饮酒的原因。

◆生日当天,戈尔巴乔夫在基金会办公室内。(拍摄:周宇)

生日当天,戈尔巴乔夫在基金会办公室内。(拍摄:周宇)

有客人远道而来祝贺生日,戈尔巴乔夫还是非常开心。很快恢复爽朗健谈的状态。助理一边向他介绍我和翻译,我一边端着酒瓶子走过去他身边。老爷子看到酒,果然两眼放光,眼神立马不涣散了。

有酒,戈尔巴乔夫心情就好了,开始和我们闲聊,合影。各种拍照来者不拒。

当时的气氛,确实不太适合严肃的采访。聊得差不多了,外面还有别的人等着想见他,我们也不好意思多待,于是表达了希望回头采访他的愿望,就告别离开。

终将消亡的时代

在莫斯科期间,虽然未能深入采访戈尔巴乔夫,但我也没闲着,集中采访了十多位前苏联的各层人士,包括戈尔巴乔夫的一批老部下:苏联大使、加盟共和国总统、副总统等人。

整体来讲,我所见到的几位年长的高级干部,过得都比较平淡。从住房条件等各个方面看,远远谈不上奢华。但是,苏联解体时的中青年干部,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他们根深蒂固,八面玲珑,头脑灵活,如鱼得水。我见到的几位,都各自有自己的位置,也有的参与石油生意,发了大财,戴着名贵手表,信心满满。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内,墙上挂着的历史照片。(拍摄:周宇)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内,墙上挂着的历史照片。(拍摄:周宇)


至于戈尔巴乔夫本人。从生日那天来看,实在算不上高朋满座。以至于我们去的时候,也完全没感受到竟然当天是他生日。一个时代过去了,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消失了,逐渐被遗忘,也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这个超级大国,还是他亲手终结的。

◆1991年7月1日,戈尔巴乔夫(右)与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握手。

1991年7月1日,戈尔巴乔夫(右)与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握手。

◆1992年5月6日,戈尔巴乔夫(左)在莫斯科会见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1992年5月6日,戈尔巴乔夫(左)在莫斯科会见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尤其是如今,俄乌正在激战赫尔松,相当于前苏联的“兄弟内战”,再回望过去,更加唏嘘。

人,都是要死的。如今戈尔巴乔夫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俄罗斯人对其如何盖棺定论,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对其如何评价,戈氏的墓碑如何设计,只能拭目以待。

(作者现为《凤凰周刊》总编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