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微言网 首页 新闻 新闻 查看内容

《哪吒2》中的申公豹因不自信导致口吃?医生:能治

2025-2-18 10:56| 发布者: 微言网编辑部| 查看: 87| 评论: 0

摘要: 电影《哪吒2》中的申公豹角色的口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影片中,申公豹因受师兄弟歧视导致其郁郁不得志,缺乏自信,有了口吃(结巴)的习惯。专家表示:不自信导致的口吃是可以治疗的。图片来自《哪吒之魔童闹海》 ...

电影《哪吒2》中的申公豹角色的口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影片中,申公豹因受师兄弟歧视导致其郁郁不得志,缺乏自信,有了口吃(结巴)的习惯。专家表示:不自信导致的口吃是可以治疗的。

图片来自《哪吒之魔童闹海》

口吃是一种复杂的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间断、重复和延长等现象。儿童在2~4岁初学语言时出现口吃的现象,一般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如果进入幼儿晚期或学龄初期,儿童还有口吃,就需要采取手段来纠正。

遗传因素:在约30%~60%的口吃患者的家庭中,存在口吃患者或者曾经患有口吃。

发育因素:不良的围产期结局(如早产)和与分娩相关的创伤导致大脑功能发育问题,引起发育性口吃的发病。

心理因素: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紧张情绪之中,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增加口吃的风险。

外界因素: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强行纠正左撇子可能会导致口吃。此外,儿童在学语期间如果改变方言或兼学多种不同方言,也可能导致口吃。

神经生理因素: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患者也可能发生构音障碍。

口吃的治疗是要防止发展为慢性口吃,以及防止出现心理并发症,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包括言语治疗、呼吸训练以及心理治疗。

单纯心理因素导致的口吃有很多办法可以治疗,比如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针对性的言语功能锻炼或者搭配抗焦虑药物的治疗可以改善口吃情况。

《哪吒2》中的申公豹因不自信导致口吃?医生:能治

专家表示

口吃可以治愈,有高达90%的口吃儿童会自然康复,没有自然恢复的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治疗,通常也会恢复正常说话或轻微不流利。

记者:郁婷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