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微言网 首页 新闻 新闻 查看内容

库尔斯克到底有多少乌军被围?美俄乌三方谁在说谎?

2025-4-1 22:01| 发布者: 微言网编辑部| 查看: 78| 评论: 0

摘要: 最近特朗普一直在媒体上替乌克兰的士兵求情,他说有2500名乌克兰士兵在俄罗斯被围了,而且情况非常困难,要求普京放了他们。普京说,如果他们放下武器投降,那可以考虑。可是乌克兰却说,别听他们的 ...

最近特朗普一直在媒体上替乌克兰的士兵求情,他说有2500名乌克兰士兵在俄罗斯被围了,而且情况非常困难,要求普京放了他们。普京说,如果他们放下武器投降,那可以考虑。可是乌克兰却说,别听他们的,根本没这回事。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特朗普在忽悠人,还是乌克兰打死不承认?

(一)乌军是否被包围在库尔斯克地区?

当地时间3月14日上午7:33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篇帖文,内容是:“昨天,我们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了非常良好和富有成效的讨论,这是结束这场可怕而血腥战争的很好的机会。但就在此时此刻,数千名乌克兰军队被俄罗斯军队完全包围,处境非常糟糕,情况不乐观。我强烈要求普京总统饶恕他们的生命。这将是一场可怕的大屠杀,自二战以来从未见过。”

从特朗普的这篇帖文中,我们看到他明确地表达了以下几点:

1、美方和普京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讨论。

2、目前的情况是乌克兰有数千军人被包围了,处于劣势。

3、特朗普为这些被困的乌军求情,不希望产生巨大的伤亡。

特朗普的帖文一出,当事的双方都表现出了:无法淡定!

3月15日,俄罗斯媒体很快发布新闻,称普京总统表示,应特朗普总统的要求,俄罗斯愿意饶恕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士兵的性命,前提是投降。

按照媒体报道,普京是在俄罗斯安全理事会会议上说出这段话的。俄罗斯总统网站上关于这次会议的相关文字记录显示:3月14日下午,普京通过视频与俄罗斯安全理事会的成员们召开了讨论恢复俄美关系的会议。在进入议题之前,普京首先也提到了他与特朗普的通话,说道:“我们注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的呼吁,要求饶恕在库尔斯克地区被俄罗斯军队阻拦的乌克兰士兵的生命。我们理解特朗普总统的呼吁,即在对待这些军人时要考虑人道主义因素。如果他们放下武器投降,我们将根据国际法和俄罗斯法律,保证他们的生命和有尊严的待遇。”

普京认为特朗普说得对,乌克兰军队确实是被包围了,而且普京补充了被包围的地区是:库尔斯克。

3月14日晚10点50分,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在电报上发布战况说明时说:“关于库尔斯克乌军被包围的报道,系俄方出于向乌克兰及其伙伴施加政治压力而编造的不实信息。乌克兰国防军队已经成功重组,撤退到更有利的防御位置,并在库尔斯克地区执行其分配的任务。”

乌克兰方面的回应,是标准的递进式表达。第一,没有被包围这回事儿。第二,俄罗斯这么说,就是为了给乌克兰和盟友造成压力。

我们知道,俄乌冲突三年来,双方在发布战况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夸大自己的成果,打折自己的损失。这个时候分析人士一般就会对比双方的战报,然后来推断出一个“看看谁说得更符合军事上最基本的常识”的结论。 那么,综合看最近一段时间的战况数据,库尔斯克地区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3月12日,俄罗斯新闻社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俄罗斯军队在苏贾市中心升起了俄罗斯国旗。一家独立媒体将其中的一个视频定位到苏贾市政府大楼附近的一个广场上。

3月15日,俄罗斯新闻社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无人机拍摄的库尔斯克边境地区重镇苏贾的画面。

3月17日,BBC发表的报道称他们收到了来自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士兵的消息,通过士兵们的讲述可以看出,乌克兰军队因为补给线受到威胁,不得不向后撤离防线。由于俄军火力猛烈,加上无人机密集的袭击,撤退过程艰难而危险。

综合来看,目前乌克兰军队已经大部分撤退至自己的领土,苏贾已经被俄罗斯控制,乌克兰只在边境地区还掌握有几个村庄而已。但无论是俄罗斯方面公布的画面,还是乌克兰军人的描述,都没有涉及被包围的情况。

白孟宸(《新闻鉴证组》评论员):“乌克兰是不是有2000多人在库尔斯克方向被卷入了战线后方和被包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叫卷入战线后方?如果说攻击一方向前推进的速度很快,防御一方快速后退的话,有一些阵地你是撤不下来的,那这些阵地可以说它是被包围。乌克兰方面,撤退时很有可能会有几千的部队暂时联系不上。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讲,可以确定的是大概没有一个很大的乌克兰主力被包围在库尔斯克。如果说俄罗斯方面真的达成了它的目标,比如从苏梅州的方向直接切断了H-07公路,那么在库尔斯克境内的这些乌克兰部队可能就成建制地被包围。那现在主要还是一个击溃的状态。”

(二)“罗生门”为何出现在库尔斯克?

看到俄乌双方对特朗普贴文的回应,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普京特意补充了特朗普没有提到的库尔斯克地区?乌克兰又为什么急着要澄清自己没有在库尔斯克被包围?别的地方都没有提,大家只提库尔斯克,看上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什么会是这样?

库尔斯克州位于俄罗斯西南部,面积29800平方公里,属于俄罗斯中央联邦管区。库尔斯克地区的西南部及西部与乌克兰接壤,边界线长达245公里。首府为库尔斯克,距莫斯科536公里。西南部边境城市苏贾距离乌克兰苏梅州不足十公里

1943年7月到8月,苏德曾在库尔斯克进行了库尔斯克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之一,会战期间更是发生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2024年8月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从北部苏梅方向开始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展开行动,并攻击驻扎在尼古拉耶沃-达里诺和奥列什尼亚等村庄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及俄罗斯边防军,此为乌克兰首次以正规军正式进攻俄罗斯本土,也是二战及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领土首次被外国正规军队占领。

两周后,乌克兰最高指挥官称,控制了1200多平方公里的俄罗斯领土和93个村庄,并将苏贾作为主要后勤枢纽,用于向附近村庄和城镇的部队提供补给。

此次入侵,使乌克兰在几个月处于劣势之后,取得了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战场进展。在随后的数月中,俄罗斯军队则不断发起反攻,势要夺回失地。

白孟宸:“事实上,库尔斯克在战略层面并非关键要地。库尔斯克及其对面的苏梅州,本质上属于农业区,该区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却不利于机械化战争的开展。这一地区道路有限,且易受水网分割。以乌克兰的苏梅州为例,境内有包括普肖尔河在内的七条河流,普肖尔河同样也是库尔斯克地区的重要河流。在此情况下,交通线极易被切断。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曾在苏梅州发动了为期约三天的小规模攻势,但尚未攻克苏梅州便撤回。在二战时期,军队或许能够借助广袤的荒野绕开部分核心防御区域,但在现代战争中,这种做法风险极大,极易遭受敌方攻击。因此,库尔斯克地区并不十分适合作为战场。此外,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在进入对方控制区域时,可选择的进出交通线路极为有限。若通过远程打击破坏桥梁,便能迅速切断对方的交通补给,使其陷入困境。”

从2024年8月到2025年3月,俄乌双方在库尔斯克州轮番开展着“进攻”与“防守”,七个多月了,为什么突然之间“是否有乌军在这里被包围”就成为了国际关注点呢?从地理上看,库尔斯克的战略重要性非常一般。那我们就从时间节点上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特朗普抛出谜题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3月13日的时候,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飞抵莫斯科,与普京举行了约4小时的闭门会谈。此次会谈源于美乌3月11日在沙特吉达会谈中达成的“30天临时停火协议”。

根据联合声明:乌克兰表示愿意接受美国提出的立即实施为期30天的临时停火建议。这一停火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延长,但是须经过俄罗斯接受并同时执行。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外向媒体表示,希望俄罗斯也能够接受30天停火提议,他要就此事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谈”。

于是就有了3月13日美俄之间的会谈以及3月14日特朗普的帖文。

根据这个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到乌克兰表态之后,特朗普就要找普京去“谈谈”这个停火的事情。直到3月18日,双普再次通话之后,普京这才同意了暂停对乌克兰能源设施袭击30天,但是他拒绝临时全面停火方案。可想而知,3月13日那次的会谈肯定是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普京在3月13日莫斯科的新闻发布上也是发表了一些细节,他说,其中一个争议的焦点就是库尔斯克地区。

白孟宸:“俄罗斯无论是从国家形象,还是从整个战略的态势来讲,它在政治角度必须要解决。全世界都知道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占了多大一片区域。到今年二月份的时候,乌克兰方面可能也就剩下300多平方公里,而且俄罗斯方面就能看得出来,它是慢慢往交通线上去掐。从政治角度来讲,撤兵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太大,大家会觉得你撤兵好像会对你的士气,对你的形象有影响。但是你不撤就可能会被包围。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状态。”

一边骑虎难下,一边是势在必得,又恰逢谈判时刻,库尔斯克就成为了停火协议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战场上的优势就是谈判桌上的筹码,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所以俄罗斯方面坚称围住了,乌克兰方面就要坚称没有被围。

(三)特朗普为何坚持说乌军被包围了?

3月19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的采访时说:“现在俄乌双方剑拔弩张,如果不进一步推动停火,情况会变得很糟糕。正如你所知道的,俄罗斯具有优势,他们大约包围了2500名士兵,他们被严密包围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3月20日,路透社发布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独家:与白宫共享的情报显示乌克兰人在库尔斯克并未被“包围”》。这篇文章中提到:据三位熟悉其政府情报评估的美国和欧洲官员称,驻扎在库尔斯克的乌克兰士兵最近几天有所失势,但是并没有被俄罗斯军队包围。这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的言论相反。

一位美国官员和另一位知情人士称,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美国情报机构在过去一周向白宫通报了这一评估。然而,特朗普依旧继续声称,乌克兰军队被包围在俄罗斯西部的库尔斯克地区。这里面会不会有另外的用意?

白孟宸:“特朗普的一系列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乌克兰缓解了困境。倘若没有特朗普提及相关事宜,乌克兰甚至缺乏从当前战场撤兵的合理依据。事实上,乌克兰若有意撤军,早就可以行动,而当下撤军,必然会对其国家形象与军队士气产生负面影响。不过,如今乌克兰能够明确宣称是受特朗普所迫而撤军,如此一来,此次撤退在国家形象损害、士气影响以及兵力损耗等方面,相较于被俄军包围的情况,要好得多。俄罗斯部分媒体认为,得益于特朗普的相关举动,乌克兰大约有50%至70% 的重装部队成功撤出,避免了被包围的局面。”

与普京会谈后,特朗普3月18日再发帖文,称这次会谈是“愉快”和“富有成效”的。然而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却并不相同,边打边谈,边谈边打,很有可能会成为俄乌冲突下一阶段的常态。

白孟宸:“通常来说,谈判从启动到后续推进,可能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在此期间,双方需在战场上逐步消磨彼此战斗的决心,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彻底的谈判状态。当下,俄乌双方都认为自身仍有战斗能力。乌克兰虽战场形势不佳,但因欧洲和美国的支持,自觉尚可支撑;俄罗斯则认为自身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并且俄罗斯国内不太希望看到类似30天暂停这种情况,因为一旦暂停,乌克兰便可利用西方援助的装备进行整补,战场局势定会对其有利,所以俄罗斯不愿看到这种类似比赛战术暂停的情形。双方皆认为自己还能继续战斗,甚至觉得持续战斗的结果不会比当前更糟。在此情形下,双方谈判时难免三心二意。只有当一方或双方都意识到自身再也无法支撑,不谈不行时,才会抛开诸多顾虑,只求达成结果、尽快停火。”

凤凰卫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返回顶部